十年后的今天,技术不断的在进步,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交互也是更加的便捷,新的科学技术正在不断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与方式。机器人技术也能在抗争救灾当中帮助救援人员用更加有效而且更加得当的方法拯救更多的生命,它们也能为灾后重建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搭载着摄像头、麦克风和传感器的机器人搜索被洪水围困在屋顶的幸存者,同时他们还能给救援人员发送无法到达的地方的图像,帮助他们评估造成的损失。2005年8月31日,卡特里娜飓风过后的2天内,这些机器人是救援人员和幸存者之间的关键纽带与帮手。
救灾之翼——无人机
十年后的今天,技术不断的在进步,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交互也是更加的便捷,新的科学技术正在不断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与方式。机器人技术也能在抗争救灾当中帮助救援人员用更加有效而且更加得当的方法拯救更多的生命,它们也能为灾后重建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加过飓风袭击以及福岛核电站救援行动的罗宾·墨菲博士向我们表示:“目前,大家都已经知道黄金72小时的法则。”应急队伍将在之后着手进行灾后重建的工作。墨菲同时也是得克萨斯州A&M大学机器人中心主任兼教授,他认为无人驾驶飞机(即无人机)在辅助救援行动当中将大有可为,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墨菲认为,“无人机可以像飞机一样工作,但是它更智能。无人机搭载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其进行相关的工作。就像卫星或者火星上的探测器一般,可以绘制精准的地图,并且生成3维图片。”
无人机不仅精准,同时也方便使用与工作。不得不提的是,它可以同时从事多项救灾工作。它能实现在搜寻幸存者的同时,检查辐射水平和其它数据,并且为其它团队的救助与恢复重建提供数据支持。无人机会随着使用的增多而变得更强大。
墨菲也解释道:“我们从灾难中学习。在我们真正使用它之前其实我们并没有学会它,只有在灾害中才能学会就在,这是一个循环。”无人机也一样,它需要积累经验。目前许多无人机在灾害现场可能并不能帮助救灾工作,它其实正在学习。
无人机目前就像一个小孩,它需要教育与积累经验,它们不知道自己要寻找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获取数据。虽然它们积累了大量的高分辨率图像,但是没有人来分析数据,所以无人机需要有数据系统。同时,安全与隐私问题也是不得忽略的,此时,我们还需要监管机构管理无人机。
2025-02-19 10:25
2023-09-22 16:12
2021-10-24 17:32
2021-10-24 17:31
2021-10-24 14:21
2021-10-23 11:29
2021-10-23 11:25
2021-10-23 11:24
2021-10-23 11:19
2021-10-23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