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植保无人机行业产值达千亿级,哪些力量驱动行业生态不断升级?

2020-01-20 11:07 性质:转载 作者:中国农资传媒 来源:中国农资传媒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2019年末,众多无人机企业纷纷推出植保无人机新品发布、植保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等相关活动,以迎接2020 年更光明的发展前途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仅次于消费...

2019年末,众多无人机企业纷纷推出植保无人机新品发布、植保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等相关活动,以迎接2020 年更光明的发展前途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作为仅次于消费级无人机的第二大应用市场,植保无人机的行业产值被认为达千亿级。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农资》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行业已经从1.0的草创时代进入到了2.0的初具规模时代。在近十年的行业快速发展中,植保无人机的生产商、飞防手、农户用户等都面临着不同的处境转换。到底这个千亿级的市场正在发生着怎样的改变?又有哪些力量在驱动着行业生态不断升级呢?围绕相关话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植保无人机迎来标准化时代

标准是产品的生命线,植保无人机的研发、生产、应用、管理等各个环节均离不开标准的保驾护航。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植保无人机生产企业、科研机构、推广单位、农户和政府监管部门对行业标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公开资料显示,为规范植保无人机安全使用,提升植保无人机农业生产力,促进植保无人机行业有序发展,2018年6月1日,我国首个植保无人机技术规范标准——《植保无人飞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标准号NY/T3213-2018)正式实施。此外,2019年9月,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发布了《植保无人飞机作业质量》《植保无人飞机术语》等农用航空9项团体标准。

“标准的实施,不仅给企业指明了方向,而且为用户挑选产品优劣提供了一把关键的尺子。此外,标准还有利于监管部门对植保无人机进行监管。”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植保与环境工程中心主任薛新宇介绍说,“我国植保无人机标准是在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以安全为首要目标,参考现有国内外标准,以我国现阶段生产、研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需求为主制定的。”

中国农业大学药械与施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何雄奎认为,在经历了高速发展后,植保无人机技术得到提升,标准制定就变得十分有必要。就像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他需要自由成长,但也需要家人的帮助。“当然,任何标准都不具备‘包打天下’的功能,我国植保无人机要实现健康、有序发展,还要继续深入研究植保无人机低空低量施药技术、培训专业高水平人才;优化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促进农药的高效安全使用等。”何雄奎建议。

专家指出,飞防的目的是植保,为农业保驾护航才是根本;作业时,保证效果才是硬指标;专业的组织运作,才是发展之道。“植保无人机的应用与普及改变了作物病虫害防控喷药人员的主体和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形式,实现了从人背机器到人机分离的植保作业模式变革。从大容量施药向低容量施药转变,改变了人们对喷雾技术理论的认识,提升了农药利用率和精准性,让中国的植保无人机发展引领世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袁会珠表示,试验示范证明,植保飞防基本能够满足病虫害防治需求,一定要以效果、效益为导向,树立标准作业的意识,关注植保无人机喷雾雾滴漂移问题,安全风险要时刻挂在心上。此外,在用户导向上,出发点应该是是否真正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农民对于植保社会化服务的两点基础性要求是效果和效益;飞防在便利高效精准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所以就必须建立飞防作业的标准,规范化操作,用利抑弊。

盈利困难成为市场普遍现象

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纷纷提及,近十年来,尽管植保无人机飞防的市场推广应用速度逐日递增,但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服务于农业这个盈利水平相对较低的行业,再加上植保无人机飞防本身的复杂性,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引起有关各方重视。总的来说,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缺乏一个能够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的运营模式;二是消费市场缺乏监督管理和制度引导;三是合规飞防药剂的缺乏是发展的短板;四是有关植保无人机飞防的一些技术难题亟待研究解决;五是单纯以植保飞防为职业的服务组织和个人赢利能力都非常弱,甚至大部分都出现亏损。

“植保无人机盈利困难几乎是普遍现象。”有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主要是植保无人机购买群体无法实现规模化盈利,使用者主要依靠政府补贴。一旦底层的植保无人机购买群体参与积极性受挫,植保无人机厂商谈商业模式构建、谈收益只能是空中楼阁。此外,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或者盈利不佳的航模生产加工企业、杂牌组装厂商成为首轮出局对象。同时,热炒这一市场的风险投资机构对该领域的兴奋度急剧下降。市场发挥过滤功能后,植保无人机市场的销量仍在逐年提升,但整体已趋于冷静。”

植保无人机产业发展正在或者即将经历五个阶段:概念机阶段、演示机阶段、尝试应用阶段、批量应用阶段和广泛应用阶段。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出植保无人机产品并付诸销售,被认为是国内这一产业的开端;2015年被视为植保无人机行业的高峰期,一度有达200多家无人机企业同场竞争;2017年被业内视为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的分水岭,经过前期的快速发展之后,行业迎来了第一轮洗牌。

“植保无人机作业,必须是既懂无人机与植保作业,又懂农药与剂型的系统工程。植保飞防必须实现‘四位一体’,只有实现人(管理者、飞手)—机(植保无人机)—剂(药剂、助剂)—技(解决方案)的深度融合,才能促进植保飞防事业从无到有、一步步走向成熟。”湖南省农作物病草害专业化防治协会秘书长刘杰认为,植保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施药器械,本身还有许多需要发展和改进的地方。植保无人机在植保服务中与传统植保机械相比,尽管有效率优势,但其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无法满足机械购置、飞手闲置、运营费用所需要的成本。由于飞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药利用率,可以减少农药用量20%-30%,因此大部分飞防组织只能通过节省药剂以及减少采购中间环节的模式来赚取利润。

植保社会化服务成为新趋势

航空植保统防统治的发展壮大,大大提高了我国植保应急防控的能力。据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介绍,近年来,全国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13.84亿亩次,服务组织数量突破37万个,服务小农户4194.37万户,占全国农业种植户的1/5。航空植保统防统治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织形式,2019年全国植保无人机的保有量预计将突破5万架,作业面积将达到4.5-5亿亩次,已经成为全球植保无人机保有量最大的国家。

“从2012年飞机打药农户不相信,到现在国内植保无人机保有量5.1万架、服务面积4.5亿亩次,从怀疑到势不可挡,飞防产业十年磨一剑,实现了从0到1的巨大转变。我国18亿亩耕地面积,还需要25万架植保无人机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统防统治分会会长、安阳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国坚信:“由农资经销商向农资服务商转型将是未来农资人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发展壮大中国植保社会化服务事业就必须要有人、工具、平台、土地、组织。

“航空植保统防统治是技术含量最高、市场需求最大的农业生产性服务。”陈生斗认为,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植保无人机保有量最大的国家,这大大提升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应急能力。

近年来,通过植保无人机开展统防统治作业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强力促动。

二是农业需求的大力拉动。

三是政府支持引导的有力促动。

四是社会各方力量的有机联动。

“植保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量的试验、实践证明,一批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有力推动了先进的植保技术、良好的农资产品与行业领军企业的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了航空植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了我国病虫害统防统治的能力和水平。”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王凤乐认为,植保社会化服务是植保技术推广工作带方向性的重大改革,是强化技物结合配套服务、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加速新技术推广、发展规模经营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航空植保产业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作业喷雾不均、专用药剂缺乏、防治效果不太稳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王凤乐建议,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农药械企业、防治服务组织与科研系统、植保部门继续秉承大联合、大协作精神,围绕植保服务“社会化、一体化、本土化”重点任务,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一是要力争在加快推进任务牵引、资源共享、行业协同、市场驱动等机制建设方面取得突破;二是要力争在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平台一体、互利共赢的前提下激活社会化服务产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三是要力争在制定系列标准、规范行业行为、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方面取得突破。

业内专家表示,当前植保无人机产业发展迅速,其防治效果和保障措施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以及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对先进植保机械需求的增加,植保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