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油气管道总里程已突破19万公里。油气“全国一张网”建设稳步推进,2025年我国将新建管道超2000公里。
面对如此庞大且穿越复杂地形的能源动脉网络,安全巡检成为重中之重。传统巡检模式存在效率低、盲区多、响应滞后、数据管理不规范等痛点,已难以满足管网数智化转型的运维需求。
对此,紫燕携手代理商精景科技提供了新解法——油气管道智能巡检解决方案,以智能飞行、AI识别、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推动管道巡检进入无人化、智能化时代。
方案构成
油气管道智能巡检解决方案并非简单的“无人机替代人工”,而是基于F15无人直升机、空巡卫士管控平台、AI识别和自动充电机场构建了一套“四位一体的无人化智能巡检闭环系统”,真正实现全流程智能化、数据驱动决策。
01
F15无人直升机:智能巡检的核心力量
F15无人直升机作为本方案的核心巡检装备,凭借100分钟长续航,单架次在A起B降模式下可完成60公里管道巡检任务,大幅减少返航充电频次,较人工巡检效率提升6-8倍;
其拥有5公斤的载重能力,支持同时搭载三光吊舱(集可见光、红外与激光测距于一体)、激光甲烷检测仪及喊话器等3种不同任务载荷;其开放式接口设计兼容市面上主流任务设备,可根据实际巡检需求自由组合搭配,实现一机多用的高效作业模式;
这款全天候、远距离巡检利器具备强大的抗风能力和环境适应性,能够在高原缺氧、河谷潮湿、戈壁沙漠等复杂地形条件下作业,保障巡检作业的连续性和数据采集的可靠性。
02
空巡卫士管控平台:智能巡检的“大脑”
空巡卫士管控平台是整个智能巡检解决方案的中枢神经,具备远程规划巡检任务、实时监控飞行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风险分类及预警、生成巡检报告等功能。
结合 AI 识别技术,平台能够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风险隐患等级分类一图概览,一键下发工单至工作人员手机,工作人员通过APP即可接收工单、处理工单,极大简化风险处理流程,增强了对突发情况的即时响应能力。
03
AI识别:智能巡检的“慧眼”
04
自动充电机场:无人化作业的“能量驿站”
APPLICATION SCENARIOS
应用场景
突发事故快速核查与辅助决策:在发生泄漏或火灾等突发事故时,F15 无人直升机可快速飞抵现场,回传图像和数据,AI 系统进行分析,为空巡卫士管控平台提供决策支持,助力快速制定应急方案。
夜间巡检与偷盗油取证:F15 无人直升机搭载红外热成像仪,可在夜间对管道进行巡检,发现异常热源并录像存证,联动喊话器威慑驱离,有力打击偷盗油行为。
F15无人直升机系统不仅全面覆盖场站巡检、管道巡护、夜间综治及应急响应等核心应用场景,更能为油气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其多载荷协同作业能力可精准服务于管道选线踏勘、施工进度监管、工程质量验收等建设环节,通过高精度三维建模与实时监测数据,为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运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自规划建设到运营维护的完整数据链闭环,真正实现油气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项目案例
项目地点:甘肃某油田输油管道巡检
项目需求:要求巡检系统辅助人工快速开展巡检任务,对巡检数据进行自动智能识别;且极端天气后能快速部署,进行管道应急巡检;
设备选型及原因:无人直升机(2分钟快速部署,飞行高度可快速调整,兼顾巡航和发现异常情况后可抵近高清拍摄巡查);
任务配置:巡检人员2名+巡检车1辆+穿越者P2X无人直升机1架;
项目成果:发现管道周边水毁塌陷、违规施工、山体滑坡、管线裸露等安全隐患50处,通过数据自动识别分析加人工确认,快速生成隐患报告。
这套智巡方案成功突破了传统人工巡检的效率瓶颈,通过无人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大幅提升巡检效率和降低了高危区域作业风险。展望未来,紫燕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在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新一代智能巡检系统的迭代升级,为油气管道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行业构建智慧管网新生态。
紫燕致力于使用成熟技术与前瞻科技,制造智能化电动无人直升机平台,并拥有飞控软硬件系统研发、飞行动力系统研发、结构设计与制造、整机集成以及解决方案一体化定制的实力。
紫燕目前主打产品为电动无人直升机,可适用于高速巡查、救援、边境巡逻、反恐、特种作战与空中警戒、训练靶机、中小型快速物流平台等;未来的空中智能无人货运平台可广泛运用于民用与军用市场,依托先进无人直升机技术紫燕已经打造出优秀的单兵个人飞行系统。
2025-05-12 14:31
2025-05-12 13:14
2025-05-12 13:11
2025-05-12 13:09
2025-05-12 13:08
2025-05-12 13:07
2025-05-12 12:00
2025-05-12 11:58
2025-05-12 11:38
2025-05-09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