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空中作业时目标被遮挡怎么办?

2022-03-12 12:03 性质:转载 作者:空中机器人前沿 来源:空中机器人前沿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全文1484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原创 | 张啸宇编辑 | 吕嘉玲1背景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逐渐成熟,我们希望赋予无人机更加丰富的作业能力。空中作业机器人便是一种...

全文1484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原创 | 张啸宇

编辑 | 吕嘉玲

1背景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逐渐成熟,我们希望赋予无人机更加丰富的作业能力。空中作业机器人便是一种新型的机器人,将无人机与作业机构结合起来,使其兼具无人机的快速空间移动能力和机械臂的精确操纵能力。为了提高机器人的自主作业能力,视觉等传感器往往必不可少。在空中操作机器人中,视觉传感器通常安装在机械臂末端无人机本体上。视觉传感器安装在机械臂末端时,由于无人机的抖动,作业目标很容易在图像画面中消失;安装在无人机本体上时,作业目标又很容易被机械臂遮挡(如图1所示)。这些问题限制了空中操作机器人进行高精度的作业活动。本文将介绍一种新颖的目标定位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相关工作发表于期刊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 并将在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2022上报告[1]。

论文链接:

https://shiyuzhao.westlake.edu.cn/style/2022RAL_XiaoyuZhang.pdf

介绍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T4y1m7tN?spm_id_from=333.999.0.0 

图 1 作业目标被机械臂遮挡2方法该目标定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观测到目标时,保存目标与周围特征点的空间距离;没有观测到目标时,利用匹配的特征点与目标点的空间距离计算目标点的位置。因为距离是与坐标系无关的,因此在进行目标定位的过程中不需要同时估计相机的自身位姿,使定位精度更高。基于距离的目标定位类似于GPS等定位系统的四点定位的原理,也就是在空间中,已知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四个点,以及它们到目标点的距离,即可计算出唯一的目标点位置。该定位方法的系统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流程图

这里我们使用了RGB-D相机,但也可以拓展到双目相机。在每帧图像中我们提取了ORB特征点,因此根据相机模型,可以得到特征点在相机坐标系中的空间位置:

当观测到目标时,以及计算特征点到目标点的空间距离,并保存该距离:

当观测不到目标时,通过特征点匹配可以找到之前保存的特征点及其到目标点的距离,每个匹配的特征点可以提供一个约束。我们将这一约束定义为一个误差项:

因此,求解如下优化方程便可得到最终的目标点位置:

整个定位系统仿照经典的视觉SLAM系统进行搭建,分为建图定位两部分。建图中,我们仅保存并更新特征点到目标点的距离,并不保存点的三维坐标,该地图被称为target-centered range-only map。定位中,实现的是求解目标点在当前相机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核心是构建上述的优化方程。

3实验

ICL-NUIM 数据集

我们首先在ICL-NUIM数据集中验证了我们的算法。如图3所示,在第一帧图像中指定目标,并在后续图像中持续定位目标,随着相机移动,目标会移出画面,但我们的算法依然能够进行定位。

图3 实验图像示意图这一过程中特征点到目标的距离如下所示:

video1因为使用SLAM算法可以构建全局地图,而目标位置可从地图中获得,因此我们将两种算法进行了比较,统计如图4所示,其中Em表示观测到目标时的目标定位误差,Eu表示没有观测到目标时的目标定位误差。可以看出,我们的方法取得了更高的定位精度,因为在SLAM中目标定位精度同时受到相机自身定位精度的影响。比较EmEu可以看出,即使不能直接观测到目标,仍能实现其较高的定位精度。

图4ICL-NUIM数据集误差统计

真实场景实验

此外,我们在不同的真实场景中,在真实无人机上进行了定位实验,如图5所示。

图 5 真实场景实验

在实验过程视频如下:

video2

在真实场景中实验的定位误差及与SLAM算法的比较如图6所示,我们的方法同样取得了更高的定位精度。

图6真实实验误差统计

运行速度

我们的算法运行效率较高,在配有i7-7700HQ 2.80GHz CPU的笔记本电脑上,每帧处理耗时约42毫秒,即每秒钟可处理约24帧,能够满足无人机的任务需求。

3总结与展望

在该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目标定位方法,能够应对空中操作机器人中难免的目标遮挡等问题。该方法在数据集与真实环境中都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该算法,并将其与实际的空中作业任务相结合,赋予空中机器人更强大的自主作业能力。

参考资料:[1] X. Zhang, Y. Zhang, P. Liu, and S. Zhao, “Robust Localization of Occluded Targets in Aerial Manipulation Via Range-Only Mapping,” IEEE Robotic and Automation Letters, vol. 7, no. 2, pp. 2921–2928, 2022.本文由西湖大学智能无人系统实验室张啸宇原创,申请文章授权请联系后台相关运营人员。

欢迎来到西湖大学智能无人系统实验室!我们的实验室专注于小型无人机(UAV)的基本理论和新应用。技术研究领域包括(i)单无人机的制导,导航和控制,(ii)多无人机的集群系统,以及(iii)基于视觉和其他类型的传感器的智能传感系统。目前,我们有十多个小组成员,包括博士后,博士生,研究助理和访问学生。他们都毕业于中国和海外的顶尖大学。我们拥有一流的实验设备,如Vicon,动作捕捉系统和各种实验无人机平台。

欢迎来到西湖大学智能无人系统实验室! 小型旋翼无人机在民用和军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涉及到众多的科学研究问题。 西湖大学“智能无人系统实验室” 关注于微小型无人机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面向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专注于从事高影响力的研究工作。 实验室目前关注的研究领域包括单无人机系统的导航制导与控制、多无人机系统的协同控制与估计、以及基于视觉和多种传感器的智能感知系统。 实验室具有一流的科研设施、完善的工作条件、活跃的科研氛围。 目前实验室已有十几名优秀团队成员,分别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 此外,实验室具有高精度VICON室内定位系统、一系列空中和地面机器人平台、GPU计算服务器、3D打印机等设施,为开展相关研究和实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