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666!水上机器人、无人艇、无人机出动,这场演练与我们息息相关……

2021-04-25 08:27 性质:转载 作者:岭南24小时 来源:岭南24小时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4月15日,全省拉响入汛警报。据气象预测,我市今年汛期呈现“降雨总体持平,前少后多;台风总体偏多,影响偏早”的趋势。为做好临战动员,锤炼应急本领,在党史...

4月15日,全省拉响入汛警报。气象预测,我市今年汛期呈现“降雨总体持平,前少后多;台风总体偏多,影响偏早”的趋势。

为做好临战动员,锤炼应急本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涵养必胜信念,以学史力行的实际成效彰显应急使命担当和为民情怀,打赢防汛防风准备战和攻坚战,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香洲区充分发挥队伍协作优势和统筹协调优势,提前谋划,精心部署,于4月23日下午在前山河畔集结23支应急队伍,通过守住底线、挺进前线、筑牢防线“三线发力”拉动防汛防风应急演练,以昂扬的斗志和奋发有为的姿态正式向汛期宣战。为凝心聚力,鼓舞士气,动员部署结束后进行了庄严的授旗仪式。

生命至上,守住安全底线

森林防火特别防护期还未结束,汛期已经到来,为确保4月底森林防火工作完美收官,传好“应急保障”接力棒,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充分准备,演练前由香洲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郭南平代表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总结了上一阶段香洲区森林防灭火工作,香洲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徐世军作防汛防风动员。

香洲区委常委、副区长容立雄到场指导并讲话,对防汛防风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要求做到“三个坚持”:坚持警钟长鸣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松劲懈怠情绪,继续排好班、站好岗,做好后半段森林防灭火工作,严防森林火灾;

坚持“底线思维”

增强忧患意识,以“宁可十防九空,不能失防万一”“宁可事前听骂声,不可事后听哭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轻”这“四个宁可”为导向,未雨绸缪,积极备战,拿出乘风破浪的本领和真抓实干的作风压实三防责任制,确保安全度汛,为学史增信力行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开展工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及时预警预报,补齐短板漏洞,对各类风险隐患进行再排查、再整改、再化解,保证应急物质充足完备,各类救援队伍时刻处于应急备战状态,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准备,有效降低自然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

模拟实战,挺进救援前线

统筹政府各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消防救援队伍、民兵、应急支撑企业、

志愿者队伍“五股”救灾力量,

结合队伍特色、救援方式模拟多种场景,

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实战演练。

内涝抽排水演练,在前山河亲水平台模拟暴雨导致水位上升形成内涝灾害,有关部门启动应急响应,各镇街应急队伍迅速集中,一字排开,架设发电机、抽水机、潜水泵、排水管等抢险物资,火速完成抢险抽排水,充分体现了组织能力、反应能力、抢险能力以及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

水域救援演练,香洲区消防救援大队通过指令下达、精准定位、实施救援、安全返航等步骤远程操控无人艇(消防船)营救落水人员,通过橡皮艇U型走线、S型走线救援展现复杂水域作战技巧;蓝天救援队、民安救援队练通过抛绳枪展示、水上机器人救援、无动力翻舟自救、机动橡皮艇拖拽救援、橡皮艇离心力(O型)抓拽救援等项目完成联合演练,展现了香洲区防灾救灾应急响应机制和多方救援力量的专业性。

宣传应急知识,筑牢人民防线

活动当天,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

和“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

通过党史知识竞赛和应急装备展示,

融合舞蹈相声表演,寓教于乐,

吸引市民群众参与进来。

活动现场,二十余种应急救援装备精彩亮相,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香洲应急救援实力,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活动还穿插了党史知识有奖竞答与观众现场互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应急队伍向汛期宣战的信心和决心,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深厚情怀,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的爱党爱国热情。

当前,我市正值汛期,香洲区将自觉扛起“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的防灾减灾重任,建立常态化演练机制,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安排”,努力打造多部门协作联动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十个有”建设,落实重大灾害应急响应期间联合值守、抗灾救灾保障联动机制,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把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保驾护航,为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