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下的村民,请你们不要在桥下堆放物品,请立即搬走!”3月19日,一架无人机灵活地飞行穿梭在高速公路桥梁下,同时高清画面实时显示在执法队员的手持屏幕上,仿佛长了“千里眼”,能清楚地看到千米外桥下空间的情况。
这是杭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高速三大队交通执法队员利用无人机进行高速公路桥下空间巡查时的情景。
3名村民吃惊地望向头顶那架发出喊话声的无人机。听到执法队员通过无人机的喊话,他们既诧异又羞愧,主动收拾起堆放在桥下的垃圾,迅速开车离开。
不仅可以喊话制止违法行为,通过无人机,交通执法队员还可以巡检在建工地、追踪抛洒滴漏、无死角巡查高速公路……
多角度无死角追踪
五六分钟完成1000米飞行巡查
苏台高速公路杭州段全路段都是高架桥,跨越多个村镇,桥涵洞较多。高速公路桥下是否有柴草杂物等易燃物堆积?是否有危及公路桥梁安全的违建违搭?高速公路隔音屏遮挡路段有无违法建筑物、设施等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的隐患存在?
高速三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高速公路桥下空间隐蔽性强、人工巡查时效性差等特点,管控工作一直都是难题,交通执法队员常常需要沿村道绕行、穿过桥涵洞或翻越边坡进行巡查,巡查一趟需要至少2个小时,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
相较传统的人工巡查方式,无人机不仅安全快捷,更能运用追踪镜头和环绕镜头对桥梁、桥墩进行多角度拍摄扫描,不留盲区和死角,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都难逃无人机的“法眼”。仅仅5-6分钟,执法队员便可完成1000多米长的桥下空间直线飞行巡查,极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巡查效率。
无人机破解人工巡查难题
该负责人介绍,“空中执法”可以破解许多人工巡查的难题——传统人工巡查中,若巡查至无硬路肩的非标准八车道发现问题,或发现桥下空间、隔音屏外的问题,驾驶执法车需就近停至前方紧急停车带,再沿护栏外侧返回或从前方高速出口掉头返回,巡查效率低下。
应用无人机开展巡查,能实时发现抛洒滴漏、污染公路等违法行为并固定证据,对轻微违法行为可以通过喊话的形式及时进行制止;突发事故或高速拥堵时段执法车无法立即赶赴现场时,可通过无人机实时图传掌控现场交通情况,有效提高执法效率。
辖区在建重大交通工程项目的巡检,特别是封闭式施工现场,人工巡查难以全面覆盖,通过无人机巡查可以将受检区域状态“尽收眼底”,不仅可以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宏观观察,也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施工项目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到位、施工内容是否规范等细节,提高检查效率。
以训代练,提升数智执法水平
近期,高速三大队对三个中队所有执法队员进行了无人机实地实践操作培训,利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桥下空间进行安全检查,实现“人查+机查”协作,并对苏台高速、杭金衢高速公路非禁飞区等路段实行了初步飞行巡查,更精准地对桥下空间和桥上隔音屏设置情况进行了专题数据采集,开启了高速公路管理新模式。
本次任务共计巡查高速公路55公里,获取有效影像157张,并及时制止了一起高速公路高架桥下乱倒垃圾违法案件。
下一阶段,杭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将继续探索无人机操作技术,尝试逐步将无人机运用到施工区域现场勘验、施工信息采集、标志标线巡查、桥梁河道上游及下游挖沙取土、隧道上方结构物勘验、高挡墙及相关交安设施检查等方面,满足高频次、高难度的日常公路巡检,确保所辖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2025-04-25 11:29
2025-04-25 11:28
2025-04-11 10:32
2025-04-11 10:27
2025-04-11 10:24
2025-04-11 10:22
2025-04-11 10:00
2025-03-28 11:06
2025-03-28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