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过后,小麦进入返青期,正是除草、施肥的最佳时机;马铃薯等作物也进入了播种的关键期。在青岛的农田里,无人机、无人驾驶旋耕机等高科技装备出现在了田间地头,助阵春耕生产。
在青岛平度田庄镇的农田里,3架无人机正在为小麦喷洒除草剂。种植户刘瑞才告诉记者,以前通过人工洒药,每人每天只能喷洒20亩地,有了无人机的帮忙,作业效率大大提高。平度种植户刘瑞才告诉记者,“一架无人植保机,一个小时就能打100亩,我们这4000亩地,四到五天就要结束了。”
这种新型无人机还能“聪明”地躲避各种障碍物。全向360度避障,地里有电线杆,或者其它障碍物,这个无人机都能自主绕行。
但是,春季田间的风力往往较大,无人机无法起飞时该怎么办呢?装有北斗导航的植保机来上阵!两个喷头,360度喷洒农药,还可以远程控制,并且不受风力影响,操作更加简单,雾化效果更好,体型小,可以适合多种地形。
植保机可以远程控制,旋耕机也实现了无人驾驶。在莱西市马连庄镇的农田里,村民们正准备播种土豆,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旋耕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深翻、旋耕、施肥,整个过程都是无人驾驶、自动作业。
“我们自从用上了北斗导航,最大的变化就是白天晚上都可以干活,并且提高了作业精度,误差控制在两厘米以内,这样就可以有效增加耕种面积。”青岛供销普惠农业服务公司负责人张煜柠介绍,“一个200多亩的地块,我们这个团队,从耕到旋到施肥,一天就全部完成了。”
青岛还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搭建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技术,对农作物生长过程进行监测,还实现了数据共享。
2025-03-28 11:06
2025-03-28 11:02
2025-03-21 15:36
2025-03-21 15:32
2025-03-21 15:29
2025-03-21 15:26
2025-03-21 15:22
2025-02-17 11:11
2025-01-09 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