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马背、驼峰、无人机,内蒙古织密文物保护网

2020-10-28 10:43 性质:转载 作者:国家文物局 来源:国家文物局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驼峰文物保护队在沙漠腹地进行巡查

驼峰文物保护队员们对文物点分布情况进行核实

驼峰文物保护队与边防大队商讨执法工作

驼峰文物保护队

驼峰文物保护队实行联防制,各队员之间可以互相电话联系,并且建立巡查档案备考;采取考核聘任责任制,对各个文物看护点巡查;分工合作到人,文物局对每人进行考核,对工作努力的牧民进行奖励,并对看护人员予以补贴。

驼峰文物保护队成立以来,各苏木、镇共组织巡查558人次,对阿拉善左旗境内的各时期长城、岩画群等100余处烽燧、城障址及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巡查。据统计,驼峰文物保护队阻止企业在烽火台所在山体进行探矿作业4次,反映烽火台附近设立通讯信号塔1次,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文物破坏案件。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文物安全巡查、巡护工作能力,今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为全区103个旗县(市、区)文物管理单位各配发1台文物安全巡查、巡护无人机,并配套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安全巡查、巡护无人机使用管理办法》,对无人机使用、管理以及按月上报巡查视频、图像记录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今年9月举办的全区文物安全培训班上,专业培训老师对学员们进行了无人机使用培训和田野试飞。无人机的配发大大激发了基层文物工作者的文物保护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一致反映,无人机配发及时实用。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