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习惯将2015年称为无人机在电力巡检应用的元年,这一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相继出台无人机巡检作业规范,如DL/T 1482-2015《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无人机真正投入到电力运检作业中。随之不久,广东电网公司在《“十三五”输配电线路“机巡+人巡”协同巡检实施方案》中指出,到2020年广东电网公司要实现110千伏及以上线路机巡覆盖不少于90%,机巡占比不少于60%,线路巡检成本降低20%以上。
四年过去,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无人机在电力运检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传统飞手操作无人机巡检电力杆塔的模式,在过去保障电力供应,提升巡检效率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国家电网“三型两网”战略的提出,如何规范数据采集,有效利用分析,进一步提升巡检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成了新时代的命题,走访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十三个省份,寻找无人机智能巡检的答案。
深圳市多翼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立足电力运检难题,致力于为电力行业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场景的无人机精细巡检解决方案。
方案由软件平台、巡检平台和行业级无人机组成,以电力场景下的无人机飞行规范与信息安全要求为框架,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提供变电站周边线路巡检、主网杆塔及配网杆塔无人机智巡解决方案。
1. 软件平台:
由3部分组成:
1) 负责任务接收和现场调度的现场监控APP;
2) 负责任务调度、巡检数据管理的云端中央管理系统。
3) 云-边-端协同物联网系统,实现物联终端监测数据的同步分发
2. 巡检平台——巡检数据采集端:
适应不同场景需要的固定式自动机场、移动式四机航母和皮卡式胶囊机场。
3. AI算法:
视觉导航算法:保障飞机精准降落;
辅助拍摄算法:增强拍照准确率;
缺陷识别算法:自动化判别缺陷数据。
上述方案已经在国网部分省市落地开花,应用于生产一线。
一、 固定式自动机场,实现华东某变电站无人值守
变电站周边线路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线路数量分布密集,人工巡检费时费力且质量不一。固定式自动机场可实现无人机对变电站周边线路的自主精细巡检,相较于作业人员到达现场操纵无人机巡检,固定式机场深化智能,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程度和解放人力。
由“有人”到“无人”
在变电站内部署固定式无人机机场,在云端管理系统下达巡检任务后,无人机自主起降并实现精细化巡检,任务完成后,无人机被机场自动回收,巡检数据传回云端,并借助AI算法快速识别缺陷。
整套无人机自主精细巡检变电站周边线路方案设计过程中,从无人机存放的环境安全,到无人机现场无人操纵情况下的飞行安全,层层攻关“无人值守”难点:
2025-04-30 11:19
2025-04-30 11:18
2025-04-29 14:05
2025-04-29 13:46
2025-04-29 13:44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