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河排污口一头连着河流、一头连着陆地污染源,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道“闸口”。“闸口”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长江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查清每一个排污口,为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保障至关重要。
在之前的一个项目中,3架CW-15纵横大鹏无人机连续奋战12天,顺利完成安徽省长江一二级支流入河排污口无人机航测项目
长江排污口排查整治,做什么?
参与任务的成都纵横的郭教告诉小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通过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获取数据,并利用专业的遥感解译系统处理并分析数据,为排污口的“查、测、溯、治”做好技术基础,把入河排污口这个最重要的基础性的“底数”摸清楚,为改善河流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保障。
1
查,全面、彻底摸清入河排污口底数,建立规范化的入河排污口档案,实现“一口一档”。
2
测,即开展监测,了解入河排污口污染排放状况,污染物排放量。
3
溯,即对监测发现问题突出的排污口溯源并进行复查,查清污水来源,厘清排污责任。
4
治,就是在排查、监测、溯源的基础上,按“一口一策”的原则,分类型分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排污口清理整治工作。对入河排污口整治实行销号制度,整治完成一个,销号一个。
工作量有多大?难度有多大?
此次任务,需完成安徽省某市某县县域内的长江一二支流入河口排污航测任务,累计作业面积约600平方公里。
作业区域山峦迭起,湖泊河流纵横,航测作业中,飞机多需穿越山间飞行。
纵横大鹏无人机,怎么做?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整个团队和三架执飞飞机都在超负荷运转。“只要天气条件允许,三架CW-15纵横大鹏无人机便一起执飞。有时为了抢时间,团队早出晚归,洗漱也是在车上进行。”
“其中有一段作业区域,CW-15需在半山腰转弯,且转弯时距离山体40米。”郭教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依旧历历在目。“只有我们纵横大鹏才这么豪横,飞机性能牛,才敢这样飞。”
最终,在有限的12个晴历日内,团队圆满完成排查区作业任务。
“在这里,我也想借着此次机会感谢我们的外业人员,如果没有大家的永不放弃的精神、冷静果断的操作和精湛娴熟的飞行技术,不可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2025-04-27 11:1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12
2025-04-27 11:11
2025-04-27 11:09
2025-04-27 11:07
2025-04-27 11:05
2025-04-27 11:04
2025-04-27 11:03
2025-04-27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