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以来,南方发生大范围强降雨。7月中旬,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继续发布长江中下游干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阳湖湖区洪水红色预警。
汛情期间,在有关应急单位的组织和领导下,大疆应急救援联盟各地成员迅速响应,充分发挥无人机技术优势,深度诠释了无人机在防汛减灾一线的多种应用,为防汛行动提供高效保障。
固化航线,高效巡检重点区段
从卫星影像上看,江西杨家场村三面环水,像是一把尖刀插进长江与鄱阳湖两条水系的交汇处,地势十分险要。在接连暴雨的冲刷下,水位持续上升,防洪堤面临极大挑战,一旦出现溃口,后果不堪设想。
7 月 16 日,在应急单位的领导下,前往现场支援的大疆行业应用工程师迅速采取行动,使用经纬 M300 RTK 固化重点区段的巡检航线,并通过挂载的禅思 H20T 变焦画面查看圩堤细节。
空中巡查路线
前线指战员表示,相比于人工巡检,无人机具备更加灵活的视角,能够巡查传统方式难以查看到的盲区位置。
变焦查看细节
使用经纬 M300 RTK,一个飞行架次能够覆盖约 6 公里长度的江段干堤,巡检效率极大提升。
双控接力,空地联动
7 月 12 日,江西永修县三角联圩出现溃堤险情,红旗村等地区受灾,部分区域涉水深度超过 4 米,救援人员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开展救援。
因水下暗藏路灯、树木等障碍,在搜救人员转移过程中,救援船不时发生撞击导致损坏。
为提升大范围巡查搜救工作效率,无人机救援团队将 4 名救援人员分成 2 组。A 组人员携带经纬 M300 RTK 与 A 遥控器,在三角乡西侧起飞作业;而 B 组人员则携带遥控器、备用电池等装备驱车前往三角乡东侧。
双控作业
A 组人员操控无人机飞行至 5 公里左右的接应点后,B 控在空中获取控制权。随后,B 组人员继续在 B 控信号覆盖范围内进行巡查搜救工作。在单机双控模式下,现场仅一台无人机就完成了直径 12 公里范围内的安全侦察任务,效率大幅提升。
除了双控接力,无人机也与地面舟艇充分联动。一旦发现异常状况或呼救人员,无人机救援团队立即通过无人机搭载的激光测距模块,定位被困人员,并将精准坐标点传输给地面团队。
在地面舟艇前往救援过程中,无人机在空中持续护航,为其初步排除水下障碍,帮助地面人员快速、安全抵达。
2025-04-18 13:52
2025-04-18 13:51
2025-04-18 11:02
2025-04-18 10:58
2025-04-18 10:54
2025-04-17 11:01
2025-04-17 10:59
2025-04-17 10:58
2025-04-17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