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校带来了“黑科技”
起初只专注于开发可以定位、测速的特制项圈
后来才把目光转移到“航空生态牧场”上面
李吉,成都航空职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同时作为唱斗村驻村的扶贫干部,是推动这项黑科技的主角之一。2018年底,通过多次实地考察,驻村第一书记胥萱和扶贫干部李吉锁定了养牛这个项目。
起初,他们并没有将目光锁定到无人机放牛,而只是专注于开发可以定位、测速的特制项圈。再后来,项目才把目光转移到GPS卫星定位、无人机技术的“航空生态牧场”上面。在此基础上,牧民还可以在手机上看到每头牛的身体情况,比如心跳、体温等。
不过,这项科研项目的初步展开很难,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年轻的吴万全。这个才20出头的年轻人,有梦想有胆量,之前还外出打过几年工。在科研团队详细介绍后,他不久就从“成都航院-唱斗村产业扶贫基金”免息借款6万元,又贷了一部分款,首批购进了20头犏牛。每头牛戴上一个电子项圈后,他不用向以前一样时常跑去山上,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发展其他产业了。
李吉介绍,现在除了茂县富顺镇唱斗村,茂县松坪沟牧场和松潘县纳坡村将成为第二、第三试点场地。这两个点位放养牛的地理条件更好,尤其是松坪沟牧场,那里地势开阔,草木繁茂,放养着约1万头牦牛,将成为 “航空生态牧场”的主场。
放牛示意图
将研发续航更持久定位更精准的项圈
现在又成功申报了2020年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高原山地无人机放牧系统开发”
“一来,放养的牛不再走丢,生病了也能及时发现治疗;二来,看到这样绿色、生态的画面,消费者会更加放心。”李吉说。
“有看得到的结果,这个项目才能推广起来。”李吉这样认为,记者了解到,吴万全的第一批牛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线售卖。
李吉还介绍,目前“航空生态牧场”项目已经成功入选了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与此同时,学校又成功申报了2020年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高原山地无人机放牧系统开发”,将研发电池续航更长久、定位更精准的项圈,建立与动物医学、畜牧养殖等数据交互共享的生命健康监测平台等,真正用科技力量减轻广大农牧民的劳动作业强度,努力为高原地区生态养殖行业创造上亿元的销售增值。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
2025-04-24 10:27
2025-04-23 10:17
2025-04-22 13:08
2025-04-22 13:07
2025-04-21 11:03
2025-04-21 11:03
2025-04-21 11:01
2025-04-21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