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农田里的“高科技”:无人机植保技术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2020-06-08 15:20 性质:转载 作者:王改艳 赵海琴 阿恒拜克 来源:中新网新疆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拿起遥控传感器,盯住智能显示屏,按下起飞按钮,一架黑白色植保无人机随着技术人员的指令腾空而起,空中盘旋……随着螺旋桨的转动,机身下的喷淋头喷出白色的雾...

拿起遥控传感器,盯住智能显示屏,按下起飞按钮,一架黑白色植保无人机随着技术人员的指令腾空而起,空中盘旋……随着螺旋桨的转动,机身下的喷淋头喷出白色的雾化农药,均匀地喷洒在农作物上。

近日,在巴里坤县大河镇干渠村一望无际的小麦地里,一架载满农药的植保小飞机在农田上空紧张有序的作业,对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哈密大江飞防公司技术员张垄告诉记者,植保无人机飞进农田喷洒农药是近两年推广的一种新兴防治技术。相比传统方式,更具有高效均匀、节水节药、节省劳动力等特点,每台无人机每天能喷施200亩左右,是人工作业的50-80倍,每亩可增产增收15%以上。

安学祥是巴里坤县大河镇干渠村二组的种植大户,这两年,他流转村民的1500亩农田连片种植小麦,随着无人机植保技术的广泛应用,安学祥也利用无人机对农田进行喷洒农药,安学祥告诉记者:以前都是人工肩抗农药罐手动喷洒,一天下来肩膀酸疼不说,喷洒不均匀,效率特别低。

巴里坤县今年小麦播种面积26.8万亩。预计无人机植保作业面积达15万亩,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60% 。截止目前,无人机植保作业面积已达8万亩。 进入六月,正是巴里坤县小麦生长的旺盛期,也是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为了确保全县小麦丰产丰收,巴里坤县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赴全县各乡镇,现场为小麦生长“把脉问诊”后,给农民开出了管理 “方子”。朱晓玲告诉记者,现在她们建议老百姓多加强田间管理,第一防止小麦的杂草,第二防止小麦田间的病虫害,因为目前从她们的调查来看,小麦的叶枯病有发生了,建议农民尽快使用杀菌剂防止小麦的病害,以防止后期病害的大发生。

巴里坤县大河镇干渠村村民龚占春,今年种植50亩地的小麦,农业技术人的小麦田间检查小麦的长势情况。及时发现了少数小麦患有叶枯病,在巴里坤县农业农机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龚占春及时解决了问题。龚占春告诉记者,这几年农业技术人员手把手的指导科技种田,他家小麦亩产都在550公斤左右。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