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
邻居间对社交距离的不同理解,有时候会带来分歧。
对泽科·奎扎达而言,那声尖叫来得完全出乎意料。
那天,住在美国加州南帕萨迪纳市的他戴着口罩,与妻子和十几岁的儿子一起散步。路上他们遇到另一个戴着口罩遛狗的邻居,四个人便保持着社交距离聊天,彼此相距10英尺——超出了美国疾控中心建议的最低6英尺的规定。
突然,尖叫声响起,来自另一个邻居——一个他们从未打过招呼的老奶奶。“她耸了耸肩,厌恶地看着我们。”奎萨达已经在街区住了近二十年,他向老奶奶解释他们戴着口罩,保持着社交距离。结果对方继续把怒火对准了遛狗的邻居。
如今,这样的邻里冲突在美国正变得司空见惯。随着各州开始放宽居家令,曾经和平相处的邻居正在经历观念的分歧:到底多远的距离是安全的?看法和做法不同,又如何相处?
图为社交距离漫画
洛杉矶精神健康专家斯图尔特·芬得认为,相比“社交距离”这个词,他更愿意使用“物理距离”——这会给人积极的暗示:尽管人们彼此必须保持距离,但在共同的危机面前,心灵距离还是贴近的。
也许,一个更好的做法是尽量保持同理心。专家建议,做好自己的防护措施,不随意评判他人的选择。“对于那些不自觉保持社交距离的邻居,除了提醒,向他们展示正确的做法,也许更有效率。”
2025-04-23 09:09
2025-04-23 09:05
2025-04-22 09:30
2025-04-22 09:28
2025-04-21 10:13
2025-04-21 10:11
2025-04-18 10:43
2025-04-18 10:42
2025-04-17 11:56
2025-04-17 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