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而言,军工集团主要产品集中在中重型侦察型以及察打一体型,包括翼龙系列、彩虹系列以及鹞鹰系列;高校方面,我国无人机起步发展于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产品以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为主、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则以中小型无人机为主;民参军无人机企业较多,无人机也是创业的热点领域,新兴民营无人机公司不断涌现,目前民参军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无人机,以靶机、小型侦察机为主。
近年来,军工集团、民营资本纷纷投入军用无人机研发,成果丰厚、市场前景广阔。进入21世纪后开始快速增长,“彩虹”、“翼龙”系列无人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设计军用无人机的水平已经迈入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多个机型已经实现出口。
国际方面,自2013年以来,中国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跻身世界前列,在成本上具备比较优势,颇受中东等无人机进口大国的喜爱;国内方面,无人机在各大军区列装稳步推进,主要担负空中侦察、战场观察和毁伤评估等任务,中国军用无人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无人机(Unmanned Aer ial Vehicle,简称UAV)通常是指由机载动力驱动,由人为远程操作或自主程序控制飞行,可执行多种任务并能回收重复使用的无人驾驶飞行器。
通常无人机系统是一个集成有飞行器平台、飞行控制与导航、信息传输与处理、任务载荷,以及地面运输与保障等系统的高度综合系统。
一套完整的军用无人机系统包括载机、任务系统和地面测控站。无人机总包商主要负责军方需求消化、总体设计、分系统指标分配和接口,其上游供应商包括机身复合材料、动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等;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国内军方装备采购部门和军贸公司。
军用无人机产业链涵盖构件、部件、总设与总装、服务等,总设与总装是最重要环节。在军用无人机产业链中,主机厂负责无人机的总体设计与总装,由于现阶段军用无人机功能分化,行业总体上处于研发推动阶段,并且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主机厂直接与军方进行需求沟通与招标,因此总设与总装厂在整个军用无人机产业链价值构成中占据大部分比例。
我国军用无人机研发主体有高校(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院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十一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等);民营上市公司(威海广泰、南洋科技、星网宇达)等。
根据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军工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我国军用无人机需求总额将由2013年5.7亿美元增至2022年20亿美元,10年需求总额将达到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5%,远高于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预期增长速度。我国军用无人机仅占国防开支中装备费用的约0.5%,仅相当于美国90年代水平。随着国内军队的列装稳定增长以及军贸出口市场在全领域横向与纵向的扩张,我国军人无人机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无人机民用市场销量最大的为消费级无人机,近几年来高速增长,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工信部于2017年底发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民用无人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
无人机作为联结工具与大数据采集平台,用途日益凸显。目前主要有2种应用场景,一种是航拍领域,一种是工业领域,比如电力、物流、农业、林业及安防等领域,绝大多数添加了大数据处理技术和可视化技术,过去3-5年间其优势不断凸显,并逐渐具备不可替代性。随着军用无人机技术向民用领域的外溢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民用无人机市场亦大有可为。
2025-04-29 14:05
2025-04-29 13:46
2025-04-29 13:44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
2025-04-24 10:27
2025-04-23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