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瑞安春耕见闻:“不会飞无人机,当不了现代农民”

2020-03-18 10:19 性质:转载 作者:夏盈瑜 文孙凛 来源:温州日报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定点、编程、启动……31岁的项贤治在控制器上快速操作,眼前的无人机应声起飞,在半空中悬停了一会儿,就按照编制好的路线开始作业。这是3月17日发生在马屿镇源...

定点、编程、启动……31岁的项贤治在控制器上快速操作,眼前的无人机应声起飞,在半空中悬停了一会儿,就按照编制好的路线开始作业。这是3月17日发生在马屿镇源田家庭农场的一幕,跟父亲项宝荣比起来,儿子项贤治的务农之道更像在“玩”,用无人机飞一圈就能完成十多亩地的植保打药作业,今年他还计划利用无人机直播稻种。

项宝荣是我市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耕种面积2000多亩。近年来,为了提高种植效率,他农场库房里的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农业机械一应俱全,如今无人植保飞机也加入到农机队伍中。

在项贤治的心里,父亲是值得骄傲的,会看农时节气,精通耕作生产,与田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结了深厚感情,还将他吸引到农田里来。年轻的他,则更注重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变化,尤其是无人机。项贤治在前年考取了农业无人机的驾驶证,成为一名飞手。

以早稻为例,从播种到收割,至少需要打两次农药减少病虫害,“按照传统人工方式进行植保作业,有时因为喷洒不均匀还可能需要第三次打药。”项贤治说,但使用无人机,程序会按照设定的田块面积精准控制用药量,4个喷头保证喷药无死角,基本不会出现喷药不均的情况。“无人机由电池供电,一次可载20升农药,一轮作业最多可以完成12亩地的喷洒,效率比人工高5倍,如果是大块连片田块效率将更高。”项贤治说,2000多亩耕地以传统方式植保,需要12个员工花上一周才能完成。

无人机的编程作业还打破了农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拉长了农业作业时间。去年以来,项贤治的“个人飞行记录”达到8000多亩,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夜晚完成的。“无人机按照编程飞行,即便是漆黑一片,也照常工作,而许多害虫白天都在稻子叶片底下或者泥土里,夜晚才出来活动,因此在夜里喷药效果更好。”

今年,项贤治计划利用无人机进行稻种直播,“只要把上面的喷药构件拆下来,换成喷洒稻种的套件,植保无人机就能变身播种无人机。”他说,传统的播种需要农户套上胶鞋,在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回走,把稻种播撒下去。而利用无人机直播,农户无需走进田里,按照程序设置路径直播更均匀。

目前,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机动灵活越来越受到马屿周边种粮大户的关注。去年,项贤治与马屿镇5位大户合伙组建了无人机植保服务公司,“7万多元的无人机,农户自负4万多元,其余部分由中央和市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给予补助。”项贤治说,完成自家田块的植保防治之后,有些大户就有余力帮助周边农户,价格很实惠,每亩10元,多数种植10亩至几十亩的种粮户都找上门来。服务公司除帮助农户完成植保,如今也成为联系购买无人机和保养维修的服务站,今年初就有3位当地农户购买了无人机。

记者从市农业机械监督管理总站获悉,目前全市农用无人机数量已达到29台,大部分都是今年新购入的。日前,我市还组建了飞防队,建成无人机作业公司9家。农业从事人群更新换代,关注新科技的农户越来越多,农业生产方式也随之日新月异。(温州日报记者沙默瑞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夏盈瑜/文孙凛/图)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