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大连海关首次使用无人机开展船舶适载鉴定

2020-03-06 17:35 性质:转载 作者:李进 孙为旭 来源:半岛晨报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3 月 3 日,大连海关所属大窑湾海关查检关员使用无人机对来自韩国的"胜利奇迹"号进行船舶适载鉴定,该轮将用于运输国内企业出口的饲料。这是大连海关首次使用...

3 月 3 日,大连海关所属大窑湾海关查检关员使用无人机对来自韩国的"胜利奇迹"号进行船舶适载鉴定,该轮将用于运输国内企业出口的饲料。这是大连海关首次使用无人机开展船舶适载鉴定业务,这也标志着大连海关开展无人机船舶适载鉴定正式启动。

大连海关关员使用无人机开展船舶适载鉴定 孙为旭摄

适载鉴定是指对装运出口的易腐烂变质食品、冷冻品的集装箱、船舱、车辆等运载工具作清洁、卫生、冷藏、密固等适宜装载检查。货物装船前,当事人代理需向船舶所在地海关申请船舶适载鉴定,海关在受理申请后派出关员进行登轮下舱查验,此种方式一方面相对耗时,另一方面人员安全也存在风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众多加工企业刚刚恢复生产,为完成订单,出口货物急于装船。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影响,大窑湾海关经风险评估,决定启用无人机辅助进行船舶适载鉴定。海关查检关员在岸边进行无人机操控,通过查看实时传送的高清影像,判别船舱是否达到适载要求,发现异常时,关员下舱进一步检查、取样。通过这种方式,在疫情防控时期实现船舶查验"零接触"。

负责这批货物船舶代理的大连晟丰船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雨涛表示:"我们这艘万吨船有 5 个船舱,这次海关启用无人机只用了不到三十分钟就完成了以往人工双人查检 2 小时左右的工作,极大地缩短了我们的通关时间,为我们企业节省了船舶靠泊费用。"

大窑湾海关查检一处副处长刘江伟介绍:"船舱壁角往往会藏匿着有害生物及植物残体,舱壁高而光滑,人工查检无法攀登。此次我们借助无人机辅助实现了适载鉴定无死角,在一定程度减少了关员人工上下船舱查检的次数,查检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双双得到提升。"

截至目前,大连海关已将无人机应用于水尺鉴定、杂草普查、熏蒸剂残留检测等业务,今后将通过逐步探索研究,进一步拓展其使用领域,更好地服务港口发展。

李进 孙为旭 半岛晨报、39 度视频记者齐媛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