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手机上一点 无人机自动巡视电网 广东电网在国内率先实现全省110千伏及以上线路无人机巡视

2018-11-25 10:10 性质:转载 来源:信息时报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南方电网广东江门供电局无人机团队现场演示发热丝无人机清障。  日前,一架“无人操控”的多旋翼无人机穿梭在江门220千伏江群...

  南方电网广东江门供电局无人机团队现场演示发热丝无人机清障。

  日前,一架“无人操控”的多旋翼无人机穿梭在江门220千伏江群甲乙线上空,传回大量清晰画面及设备的精确数据。据悉,这是由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旋翼自动驾驶无人机,它在国内率先实现“站到站”自动高精度绕塔巡视,自动充电及航线自动规划、自动巡视、自动分析缺陷等全过程智能化场景应用,展示了广东电网从“人巡”迈向“机巡”的重大变革。

  巡线无人机

    机巡比人巡效率提升2.6倍

  “相比以往人工操作,自动驾驶技术不仅可减少对操作人员技能水平的依赖,同时在数据采集方面更具规范性。”只见广东电网江门供电局机巡人员陈益平在手机上一点,无人机就根据已设定好的路线起飞、巡航,期间无需再人工操作。

  据介绍,此前工作人员已在制作的高精度线行三维地图上规划好无人机的航线,实时定位精确到厘米级。无人机根据事先设定好的航线自动飞到指定位置,通过AI自动检测设备并发送回诊断结果数据,后台控制室即时掌握整个设备的运维情况。

  无人机上配备了高清变焦相机,即使在几十米高的输电铁塔顶端,一个小拇指粗的螺栓帽发生松脱现象,无人机也能通过特写镜头拍摄照片,清晰精准地呈现出来。

  “这在以往靠人工在地面举着望远镜观察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无人机巡线,就好比人从远处就能看到牛身上的虱子。”一位“老巡线”叹服道。

  据悉,机巡作业已成为当前电网运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广东电网在国内率先实现全省110千伏及以上线路巡视全覆盖,无人机年巡视规模已达到8万公里,实现“白天+夜间”全时段巡视,由传统人巡的4千米/人日,提升到至14.51千米/人日,效率提升了2.6倍。广东电网机巡作业中心主任彭炽刚介绍,“预计到2019年,广东电网将实现无人机自动巡视全覆盖。”

  清障无人机

    清理电线飘挂物只需1分钟

  当天,在改革开放初期建成的广东省首座500千伏变电站——江门变电站,记者还看到了可用来清除线路飘挂物的“神器”——清障无人机。仅仅几分钟,清障无人机就解决了以往的老大难问题,利用发热丝将线路飘挂物熔断,隐患清除完毕。

  “传统拆除飘挂物,线路工人必须登塔作业,而且操作过程中必须停电,人工清障要4个人作业两小时。现在,无人机拆除飘挂物可以不用停电,而且效率更高,完成清障只需要1分钟。”陈益平介绍,此次展示的清障无人机是江门供电局自主研发的第三代产品。

  夜视无人机

    台风过后连夜勘察故障点

  此外,利用无人机可实现高效、快速电网巡查及勘灾,为整体应急抢修部署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在今年抗强台风“山竹”抢修中,广东电网最新研发的“夜视无人机”成为电网勘灾的好帮手。当时,受台风影响,珠海-中山一条500千伏线路在夜间出现故障,却由于找不到故障点而无法开展抢修。广东电网机巡作业中心连夜利用夜视无人机开展勘察,经5个机次的飞行,最终确定故障点及原因。

  据了解,此次夜间机巡勘灾在国内属于首次,大大加快了灾后电网抢修进度。广东电网在国内首创机巡应急勘灾体系,具备“直升机150平方公里/架小时、固定翼无人机90平方公里/架小时、多旋翼(1人4架)无人机20平方公里/小时”的应急勘灾能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