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技术如今已成为了高新技术的代名词,无人机作为无人技术在实践应用中最成熟的行业产品,已经在军事实战、边境巡逻、特种侦察、物流空运等军民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未来,无人机将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机系统对国内无人机行业发展乃至国防安全的意义不言而喻。
龙芯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CPU芯片,其硬件架构与Intel、AMD存在较大的区别。也就是说,在相同操作系统下,能在Intel与AMD平台下运行的程序无法直接在龙芯上运行,需要进行相当复杂的适配工作。
无人机行业对龙芯的适配也面临相同的难题,迄今为止,从未有过一款能真正运行在龙芯平台的无人机地面站软件。
致导科技(AheadX)攻克重重难关,终于让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地面站AheadX Space V3 完美运行在以龙芯为硬件平台的中标麒麟桌面操作系统上。
致导科技 AheadX Space V3 对龙芯的成功适配,标志着国内无人机企业在核心技术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我们的产品以后将在更多涉及到国防安全的应用领域大放异彩。
在搭载龙芯处理器、中标麒麟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上运行SPACE V3
我们的中国“芯”
------背景科普------
中国 龙芯
CPU相当于计算机的大脑,人们最为熟悉的两个CPU品牌无疑是国外的Intel和AMD,他们在处理器市场的垄断地位似乎无人能撼动,中国企业及消费者不仅为之付出了巨额版权费,在涉及到国防安全的领域更是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龙芯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通用CPU,其诞生彻底打破了中国无“芯”的历史,被誉为民族科技产业化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龙芯的存在对中国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产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CPU核心技术、国家安全、经济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标麒麟
中标麒麟桌面操作系统是国家重大专项的核心组成部分,该系统成功通过了多个国家权威部门的测评,广泛应用在军民领域。在国产操作系统领域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敢为人先、追求极致,致导科技将一如既往本着为打造“可信赖的飞行机器人”努力奋斗,致力于为广大无人机用户提供更先进、更可靠,更好用、更简洁的无人机全系统航电设备。
致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2014年9月,核心团队成员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国内最早研发基于MEMS传感器的微小型无人系统的团队。2004年至今,专业从事无人系统技术的研发与产品推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简单易用、安全可靠的产品,一站式的服务及解决方案。
团队自组建以来,开发出多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仅在相关技术领域处于国内甚至世界的领先水平,并且还和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及国防部门进行过深度合作。虽然团队的核心产品夺取过世界范围多个机器人及无人机大赛的冠亚军头衔、也受到了北京奥运安保团及南极科考队的青睐,还远销中东、东南亚和南美市场,但这帮平均年龄30多岁的年轻人并未停下前行的脚步。
经过十余载的摸索前行,团队不仅积累了固定翼、飞艇、直升机、涵道飞行器、多旋翼等各种不同类型飞行器的先进飞行控制技术,同时还掌握了地面无人轮式,履带式机器人、水面及水下机器人的导航与控制技术,并成功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
2014年伊始,消费级无人机的话题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萌芽,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大部分人对消费级无人机这种看似未来的概念仍旧模糊。如何正确传递科技的指引?拥有数年行业积累的致导团队开始扩充,并在不久之后便聚集了来自包括无人机领域在内的全国范围的顶尖人才。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信心十足。不求聚光灯环绕,只为带来一款产品。她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无限的可能性,注定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并告诉大家:未来已来。
将产品做到极致,将每一个细节带到人们眼前。这是我们致导员工的使命。
核心团队、技术优势、行业影响力,我们努力、我们积累、我们奋进。
我们将世界最先端的科技,孕育、雕琢,温润地带到您的面前。
这一切的一切,都为让您触碰到她的那一刻。
心动。
致导科技核心团队卓越产品:
2005.12 第三代自驾仪iFLY30推向市场;
2006.03 某型军用无人机系统飞控分系统研制,目前已定型;
2006.05 里程碑产品iFLY40定型,在国内大量推广并远销南美,中东等地区;
2010.08 某重点型号军用无人机系统导航飞控分系统及测控站软件的研制;
2011.05 组合导航iFLY-G2定型,是当时世界上更新率最快的微小型GPS/INS;
2011.12 第五代自驾仪iFLY-F1A推出,采用的非线性控制率和制导率。
致导科技核心团队大事记年表:
2006 在国内率先实现控制无人飞艇自动飞行;
2007 为极地科考队提供无人机,这是中国首次在南极科考使用无人机;
2008 圆满完成总参作战部的奥运安保任务;
2009 参与北川、汉旺灾后地质调查;同年参加第27次南极科考,成功实现从雪龙号上起降无人机;
2010 参加青海玉树抗震救灾;
2011 研制无人机训练平台,用于操作手训练等。
2025-04-29 14:04
2025-04-29 14:03
2025-04-29 14:02
2025-04-29 13:49
2025-04-29 13:47
2025-04-28 13:45
2025-04-28 13:43
2025-04-28 13:42
2025-04-28 13:41
2025-04-28 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