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学习无人机 岂止是玩耍

2018-06-11 08:03 性质:转载 来源:学习无人机 岂止是玩耍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广佛29所学校参加无人机竞速大赛13岁男孩创下两项赛事纪录  昨日下午,在佛山市“丰收杯”青少年创客大赛中,无人机的模拟飞...

  广佛29所学校参加无人机竞速大赛 13岁男孩创下两项赛事纪录

  昨日下午,在佛山市“丰收杯”青少年创客大赛中,无人机的模拟飞行计时赛和四旋翼无人机障碍赛尤为引人关注。广佛地区29所中小学、8岁至16岁的158名赛手参加,在佛山青少年专业无人机赛事中创下了最多参赛者的纪录。而在热闹的比赛背后,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如何从中培养、选拔未来无人机的研发和应用人才,引人深思。

  赛场:3分钟内挑战7障碍

  这场号称佛山首次举办的青少年入门级专业赛事,究竟有哪些看点?昨日,记者从观赛中获悉,在四轴飞行器计时赛中,参赛者要操控一台巴掌大小的无人机,在3分钟内穿越7处障碍。要完成这些穿越,一方面要求赛手有稳定的操控和意识;另一方面,比赛机必须“要快就快、要慢就慢”,且兼具优秀的爆发力和灵敏性。记者了解到,这台名为“隼”的比赛机轴距仅10厘米,瞬间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50公里/小时,飞行姿态可以自动修正,拥有近乎专业无人机的飞控系统和结构。

  除了进入计时系统处的环形龙门架,赛手的无人机要穿越竖环、横环、竖行隧道、横行隧道以及竖环的高低航线等6个作为障碍物的透明塑料管。按照规则,整个比赛过程中,无人机不得和人员、障碍物有任何接触。“竖环的高低航线是两个连续的竖环,无人机要由低到高穿越两个竖环,再回到正常航线。”资深无人机教练吴景然点评说,而横行隧道是一条扁状的长方形隧道,也是此次赛事最难穿越的障碍。无人机飞行中“油门”过大,便会在此处侧翻。“一旦用时超过3分钟,比赛立即宣告结束。所以一旦赛手发现某一处障碍难以通过,就要考虑绕过它进入下一段比赛。因为用时少,比较容易得分,赛手要利用好这一策略。”

  最终,广州南武中学13岁的刘泰宇摘得无人机竞速两项大奖。在四旋翼无人机障碍赛和模拟飞行器计时赛中,他分别创下34.93秒、52.02秒的本赛事纪录。

  幕后:搜罗无人机人才“种子”

  谈到举办大赛的初衷,主办方之一的佛山市航空运动协会秘书长朱治国表示,比赛的终极目的是发现和培养未来的无人机人才。具体来说,比赛中的优秀竞技人才将有可能成为无人机行业的应用人才;而比赛中的创客人才则有可能成为将来的无人机研发人才。“无人机并不是很多家庭所认为的玩具。”朱治国分析说,当下,社会上对无人机教育接受程度不高,甚至会在学习无人机、玩耍和浪费时间之间画上等号。这种误读令当下的无人机教育尚处在“空白期”,影响了无人机人才的培养。

  而事实上,无人机教育几乎涵盖了学校教育中的所有理科知识,包括机械动力学、机械结构、航空动力学、软件编程和硬件开发等学科。而无人机研发则需要产品经理、硬软件工程师、飞行平台设计师以及工业设计师等多类专业人士的参与。“现在从事无人机行业的,很多是跨界人才。从小学到高校,还缺少专业的培养。”

  以无人机应用人才的前景为例,朱治国转而谈到,无人机被广泛应用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遥感测绘和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薪水比普通的大学毕业生高出30%至50%。这类人才能够结合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完成野外飞行工作和对无人机的“调教”和维保。

  业界:孩子能参与无人机研发

  “孩子的想法虽然天马行空,但不一定幼稚,还很有可能会对无人机的研发设计提出另辟蹊径的初级想法。”广东北大数研航空遥感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总监黎演莺如此表示。而通过项目式教学,让无人机教育紧贴市场需求,能够帮助把孩子的创意落地。

  资深业内人士张成宝表示,国内已有高校与无人机企业合作,联合培养此类专业人才。此外,国内一流高校甚至为“北斗杯”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提供了申请升学的通道。

  “同济小学曾经有一位小学生把红外线探热装置装在无人机上,成功申请到了专利。利用不同粘贴质量的瓷砖外墙有不同温度的特点,她的原型设计可以用在建筑物瓷砖外墙的质量检测上。”以此为例,佛山市航空运动协会秘书长朱治国接着表示,无人机创客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开发无人机应用场景的能力。他们从制作零部件开始,直到组装出能够执行任务的无人机,是无人机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