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创新公关总监谢阗地
12月20日在大疆农业的发布会上,大疆首次公布了2017年在农业植保无人机市场数据、指出植保队商业模式不清晰是行业发展的瓶颈,并针对行业问题提出了2018年总策略“效率革新”。
解决痛点,扶植无人机创业的植保服务团队
根据数据,目前有超过10000名植保飞手选用大疆MG系列植保无人机,包括植保队飞手与个体飞手。经调研其中只有20%的人可以在农忙季达到月收入一万以上。而大疆农机2018年的总策略——“效率革新”将针对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植保队盈利不多,或未能盈利的痛点逐一攻破。
“效率革新”首先需提升人的效率:植保飞手的经验在无人机使用的操作和保养等环节效率上占有决定性作用。为降低植保无人机操作和保养的门槛,让新手也能快速创业致富,大疆通过提供多种作业模板和更安全可靠的飞行系统,用技术的手段缩短经验带来的差距。
其次是深挖机器的效率,农业植保机最重要的性能是结实耐用,运作高效。大疆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农业植保作业效率,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这与大疆成熟的供应链与量产能力密不可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激活整个商业模式的效率。目前行业的痛点,一是植保队的收入结构单一;二是资源分散,信息不流通,植保队和农户间缺乏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资源流动率偏低。
大疆公关总监谢阗地在发布会中表示:“人、机器、商业模式的效率提升,能帮助植保队跨过盈亏平衡点,进入商业化的良性循环。”
大疆做“天使投资人”持续加码农业植保行业
根据数据,2017年平均每台植保无人机作业量较2016年翻一番。此次大疆发布的新产品也势必将进一步提升机器效率,在单位时间内增加作业量。但从长期来看,由于耕地面积有限且较为稳定,农机市场的商业模式渐趋完善成熟后,市场总体的植保无人机数量会趋于稳定。例如在无人机植保应用最为成熟的国家日本,目前在田间作业的无人机多年稳定在3000架左右的规模。
大疆创新从2015年开始就已经投入到植保无人机开发中,而后不断完善机器性能,解决用户痛点,提高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大疆农业不断通过发布高性价比的农业植保机,降低农机行业的购买成本,让利给代理商、植保队和飞手。
如此看来,大疆在盈利前景不明确的领域持续投入,就像风投圈里的“天使投资人”一样。大疆副总裁罗镇华对此认为,这是符合大疆的企业文化,跟未来中长期战略一致的。他表示:“中国是农业大国,怎么样改善我们农业的从业人口环境、提升农业竞争力,是利国利民大事。大疆在短期内不关注利润,而是积极地培养植保队,帮助他们把商业的模式建构起来……无人机厂商在(植保飞防)这个产业链条里是不是应该挣钱,值得商榷。”
2025-04-30 11:19
2025-04-30 11:18
2025-04-29 14:05
2025-04-29 13:46
2025-04-29 13:44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