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无人机的自动避障技术看起来简单,其实背后大有文章

2017-12-16 11:35 性质:转载 来源:科技博弈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随着飞控技术近年来的不断发展,“自动避障”已经成为中高端消费级无人机的必备功能,早前,美国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无人机避障飞行大赛,不过,夺得冠军...

  随着飞控技术近年来的不断发展,“自动避障”已经成为中高端消费级无人机的必备功能,早前,美国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无人机避障飞行大赛,不过,夺得冠军的并非是大疆这种我们耳熟能详的无人机行业翘楚,而是一家名叫Aerotenna的公司。

  Aerotenna是一家在2015年5月成立于美国的无人机方案提供商,一直专注于研发无人机微波雷达避障系统,其创始人与开发团队全部都是有着10年以上雷达、无人机或高性能运算系统研发经验的科研人员。在这次无人机避障飞行大赛中,帮助他们获胜的是这套360度微波雷达系统,相比于大疆精灵4超声波、前向双目识别和红外传感器等技术相结合,微波雷达避障方案天然有着不易受到环境因素干扰、感知距离远、稳定性强的特性,只需几颗就可满足无人机的避障需求。

  Aerotenna一共有3个产品线,一个是用于自主起降和定高飞行的高度计uLanding,一个是360度全向避障模块uSharp,最后一个则是开源的飞控系统—OcPoC八爪鱼飞控平台,前两个产品解释起来其实很简单,把单个微波雷达朝下发射就是高度计uanding,把雷达做成一圈向四周发射,就组成了360度全向避障模块uSharp,相比于气压计只能测量绝对海拔高度,能够测量离地相对高度的uLanding更加符合无人机的需求。

  而uSharp则能够感知到最远150米外的障碍物,相比于双目方案最远30米和红外方案最远7米来说,uSharp的优势非常明显,而最后的八爪鱼飞控平台与其说是无人机平台,其实更像是一个极客开发平台,这款产品有着超过100个可自定义输入输出的接口,还可以扩展接入各种传感器,几乎所有的飞行系统都可以移植进来,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

  虽然雷达避障方案在无人机的应用上优势明显,但鉴于目前雷达成本依然比较高昂,所以现阶段还无法应用到消费级航拍无人机上,不过随着订单量的上升,成本问题终归会解决—去年Aerotenna每月销售增幅就都达到了200%,今年也已经拿到了大量的企业方量产订单,因此无人机雷达避障方案的发展还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