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美国研发飞鱼两栖无人机,隐蔽性极佳的情报刺探工具

2017-11-03 07:17 性质:转载 来源:海淘乡村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近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该校科研人员正在模仿飞鱼开发可在水面跳跃飞行的两栖无人机FlyingFishUAAV。FlyingFish...

  近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该校科研人员正在模仿飞鱼开发可在水面跳跃飞行的两栖无人机Flying Fish UAAV。

  Flying Fish的研究始于两年多前。当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旗下受美国国防科研机构、军方科研机构以及情报界三方资助,致力于快速解决复杂科学问题,为其提供高度创新、可负担解决方案的应用物理实验室已经做过不少相关产品,如3D打印的“耐腐蚀空中隐蔽无人航海系统”和放射性同位素驱动的“蜻蜓”无人机。

  研究探索发展部机器人研究员Joe Moore、Eddie Tunstel和Robert Osiander在完成上一个模仿鸟类执行精准着陆任务的固定翼滑翔机后,萌发一个新的点子:是否可以制造一种固定翼水下无人航行器,再配上强劲的推进器使其从水中跃入空中,以实现水空两栖呢?

  幸运的是,与他们想法所对应的例子现实中就有,那就是飞鱼。模仿飞鱼能为他们节省不少研究工作,不用再验证是否可行而是直接进入物理建模阶段,设计原型并开始建造。

  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布的资料来看,Flying Fish主体结构使用的是碳纤维和泡沫塑料,关键结构则是位于机头的动力装置电机和推进装置螺旋桨,组合起来使用以实现水到空的转换,和飞鱼尾鳍起类似作用。加上电池后,Flying Fish整机仅重340克,推进起来并不难,单靠一个螺旋桨就能以每小时30英里的速度飞行,入水后又会重新调整转速,以适应水中环境

  目前Flying Fish的原型虽然有尾翼和副翼,却没有尾舵,因此空中转向简单,水中转向比较麻烦,这也是后期研究团队将要解决的问题。按照Moore等人的设想,未来Flying Fish的完整状态应该具有摄像头和环境探测之类的传感器、GPS之类的导航装置和卫星通信模块,在执行多水域的信息收集工作以后又飞到空中将数据回传,甚至返航。

  Flying Fish的另一大优势是贴近水面和地面飞行,灵活且体积又小,并不比猛禽更大,这就意味着在雷达上处于隐形状态,是绝佳的情报刺探工具,虽然也适用于环境检测气象学等领域,但鉴于研究的金主是军事情报机构,因此未来Flying Fish应该是作为间谍工具来使用。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