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为什么“晓” Spark会听从手掌操控?

2017-11-02 08:26 性质:转载 作者:DJI大疆无人机 来源:DJI大疆无人机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晓”Spark是DJI目前最小的一台飞行器,它炫酷的掌控功能深受大家的喜爱,这也是大疆在人机交互和机器视觉上的又一创举。手势控制那...

  “晓” Spark 是DJI目前最小的一台飞行器,它炫酷的掌控功能深受大家的喜爱,这也是大疆在人机交互和机器视觉上的又一创举。


手势控制

  那么, “晓” Spark是如何实现掌控功能,服从手掌操控的呢?今天,疆叔将为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密:

  ▊ 3D传感系统

  实现这一功能主要得益于机身前方的3D传感模块,该模块能够发射特殊波长的红外光波,同时接收反射光波。

  系统实时比对发射和回收的光波相位,通过算法,实时建构手掌的三维模型。并通过分析手掌的姿态和运动,将其转化成控制指令,从而实现掌控的功能。

  ▊ 高效的压缩感知技术

  在“晓”这样细小的嵌入式系统里,实现复杂的实时交互数据计算,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DJI通过更高效的压缩感知技术,在不降低感知能力的前提下,排除了画面的无关信息,集中采集关键点信息;藉此把目标识别和环境感知的能力大幅提高,让“晓”能实时而流畅地辨识和感知前方立体环境和用户。

  ▊ 图像识别系统

  为了提高“晓”的手势辨识精确度,我们用上百万张的图片来训练它的图像识别系统,大幅强化了深度学习 (Deep Learning) 的识别率。

  ▊ 红外感知系统和单目相机的结合

  考虑到“晓”紧凑的机身,我们把下视视觉系统,改为体积更小的红外感知系统和单目相机的组合,当检测到手掌位于飞行器下方,就能掌上降落。

  ▊ 视觉里程计

  “晓”更是采用了先进的视觉里程计 (VisualOdemetry) 算法,结合单目视觉、红外测高和陀螺仪等传感器多维数据,让飞行器的定位更准确、飞行时更为稳定。

  以上就是“晓”实现智能掌控的主要技术点,小身型、大身手,机器视觉技术带您体验更多飞行乐趣。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