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黑飞"现象屡次见诸报端。无人机干扰民航飞行事件,让无人机的安全问题饱受争议,也倒逼相关部门采取更多举措,加强对无人机的监管。 今年下半年,国家首个获批的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正式对外开放,为无人机应用和管控科学研究提供专用规范化的场地,同时也向无人机生产研发企业和爱好者提供飞行服务,以及无人机相关的地面配套设施、培训、科普教育、文创旅游等内容。
▲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老朱枫公路6800弄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内。飞行单位和个人爱好者,须提前通过基地微信公号预约空域和地面设备使用,并说明飞行任务,由基地审核后为其申请空域。
▲基地把无人机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起来,人们戴上VR眼镜后,就能看到无人机摄像头采集到的高空滑面,跟随无人机体验一把"上天"的瘾。 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选址上海市青浦区,空域面积达200平方公里,飞行高度限制在150米以下。进入基地的无人机和操作人员,均必须已经完成实名制登记,飞行前还需要购买第三者责任险。在基地飞行的无人机,其飞行任务将接入优云(U-Cloud)无人机平台,随时接受监管。
▲基地空域面积达200平方公里,覆盖了青西郊野公园、上海大观园、太阳岛旅游度假区、东方绿舟等当地知名的旅游景点和风景区。但是,飞行高度不得超过150米。
▲基地应用了U云监管设备,既能记录飞行人员的姓名电话等信息,又能在试飞基地里面可以监控到所有试验,无人机一旦违反规范、突破空域使用范围的电子围界,该设备就会发出报警提示。
▲在起飞之前,操作人员正在调试一架植保机,该无人机能携带10公斤农药,一天可以洒400亩地。 作为第一个关于无人机试飞实验的试点项目,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在积累了运行和监管等经验以后,有可能在全国"遍地开花"。 该基地承担着以试点方式推进通航改革的使命,肩负着为全国民用无人机行业探索合法合规运行模式的任务,基地的运行是行业主管部门践行"放管服"和供给侧改革的实际行动,也是我国探索无人机合法飞行的重大一步。
▲两名操作人员手持无人机遥控器,互相交流试飞经验。
▲基地工作人员合作组装一架无人机。
▲基地工作人员观察一架无人机的结构。无人机在出厂前,飞控、气动布局等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试验。试验不能在公众场合或人口稠密区进行,在基地内能够保证试验安全。
▲通过U云监管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在基地内观测到各个地区的飞行情况,与军方、民航管制部门、地方公安、属地乡镇建立了信息通报机制和事件处置机制,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互通。 目前,我国无人机领域的市场结构虽仍以军用为主,但民用无人机发展势头强劲,市场规模大幅飙升。2016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在86亿元左右,复合增长率在50%左右。未来,行业仍将保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到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48亿元左右。
2025-04-11 10:30
2025-04-11 10:02
2025-04-10 10:15
2025-04-10 10:11
2025-04-10 10:05
2025-04-09 10:56
2025-04-08 10:37
2025-04-07 11:07
2025-04-07 10:52
2025-04-07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