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竞争非常激烈
今年的飞防市场大热,大热之下意味着强烈的竞争。有竞争自然也就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一部分飞防组织生存了下来,并且能拿到越来越多的订单,有一些已经开始灰溜溜的撤退,变卖飞机和其他设备。所以飞防并不是风口上的猪,谁都能飞起来的,做农业还是得凭良心好好干。
第二, 农民的认可程度远比你想象的要高。
这里面可举的例子非常多。
比如:在南阳邓州孟楼镇,有一个外地来种地大户,包了很多地,去年种了高粱,发生大面积蚜虫虫害,非常着急,就把河南田兵田将飞防队找过来。但是飞防队发现他的地有很多障碍物,到处都是高压线,基站等设施,无法作业,就此作罢。第二年,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种地大户牢牢记住去年的教训,把地都换到适合飞防作业(他很用心记住去年飞防队说的话)的地方,又把去年的飞防队请回来打药,让飞防队很感动。
那么那些没有条件换地的农户呢?有人自动把地里的障碍物,比如树、废弃的电线杠清除,让自己的地块更适合飞防作业。还有的农户把地头弄得很平整,为了让飞机更好的起飞降落,给自己的地打药,这样的事例很多,说明农户已经在逐渐认可飞防。
还是那句话,有飞机打药,谁愿意大热天背着药桶自己去地里打,永远不要低估农民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
第三,农民也喜欢更加智能化,效率更高的飞机。
自从有了植保无人机,许多种粮大户、农场主、个体户眼前一亮,今年的订单量有了突飞猛进。但是不是所有的无人机都有这待遇,现在信息化程度高了,农户也是优先选择技术更好,更加智能的飞机。
还是在南阳邓州,有个种了一万多亩的大户,有几个飞防队在这里好久了,也都飞行演示过了,可是大户就是没给他们订单。而去年给他们服务过的田兵田将一去,还带了汉和最新的“水星一号”,立刻就拿到订单。据农户自己讲,他对植保无人机有一定了解,他比较认可单旋翼无人机,因为单旋翼下压风场稳定,效果好,而且田兵田将去年给他服务过,干活细心认真,责任心比较强,他信得过,所以就把大量的订单给了田兵田将,而其他飞防队拿到很少的订单。
第四:飞防的作物范围正在增加。
飞防去年由于还没有兴起,所以应用的作物比较少。而今年由于市场的发展,很多飞防队有了信心,开始在瓜果蔬菜等作了喷洒实验,以期能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如果飞防能应用在更多作物上,那么飞防的作业空间会更大,对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也会很大福音。
第五:市场有可能开始细化。
据某飞手断言,经过大量实践,他对自己的飞机适合哪样的地块有了初步的判断,所以他认为以后市场会更加细化。载重小的可能更适合一些小的地块,载重大的可能适合一些大的地块。各自飞防队可能会根据各自飞机的性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跑马占地,抢市场了。未来还有可能出现更大载重的飞机,抢占更大的市场。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
2025-04-24 10:27
2025-04-23 10:17
2025-04-22 13:08
2025-04-22 13:07
2025-04-21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