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沾益区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工作人员利用难得的晴好天气,适时在炎方乡西河村委会700亩玉米示范区,采用新型植保无人机开展玉米病虫害统方统治工作,有力助推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
在病虫害统防统治喷施现场,在农业局农技人员的用药指导下,工作人员按照标准计量配备了农药,并将农药搭载在无人机上,只见搭载着农药的植保无人机在机手的操控下,飞翔在玉米上空,并随着玉米的长势高低起伏飞行,并始终保持在一定的高度,确保精准播撒农药。
云南羽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寅介绍,植保无人机喷施效果较好,因为无人机采用离心喷头,它能够将高浓度的药液雾化出来,通过无人机螺旋桨下压风场,把它压到农作物叶面正反面,包括作物的茎秆部分,农药喷洒到位,病虫害效果非常好
采用新型植保无人机防治玉米病虫害,与传统人工统防相比具有省时、省力、省钱、省农药、高效等优点,每亩农作物统防仅需1分多钟,深受当地村民欢迎。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在当天的防治中,在农药选择上,农业技术部门也提供了最优方案。
沾益区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唐新华说:“在药剂配置上,推广中微毒农药替代中高毒农药,以5%的甲维盐替代毒死蜱,防治玉米螟虫玉米粘虫和地下害虫。以30%的本钾丙环锉替代多菌灵,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纹枯病。通过这种手段和措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减轻农药对农业生产环节的污染。”
其实,该片区是沾益区农业局向省级争取实施的农业科技推广与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项目,目的是最大限度消除农业生产中对生态环境的威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高产、高效、优质、生态的农产品。
沾益区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唐新华说:“我们这个项目对农作物全程进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主要通过捡拾前茬残膜,推广窝塘破膜集雨栽培技术,推广厚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安装绿色防控杀虫灯,揭膜培土和绿肥种植,以及秸秆粉碎还田,捡拾当茬的残膜, 最终实现确保农业部提出的2020年,农药、化肥零增长的目标。”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为50万元,示范区面积700亩,惠及5个村民小组,332户农户,1210人。
2025-04-11 10:30
2025-04-11 10:02
2025-04-10 10:15
2025-04-10 10:11
2025-04-10 10:05
2025-04-09 10:56
2025-04-08 10:37
2025-04-07 11:07
2025-04-07 10:52
2025-04-07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