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电 小小鼠标轻轻移动,远在50公里外的海域情况尽收眼底,屏幕扫过一艘艘往来的万吨巨轮,突然一艘嫌疑船舶出现在屏幕中,随着镜头慢慢靠近,船名、船况一目了然。噼里啪啦一阵键盘声响过,该船舶的靠泊码头、装货情况和船舶信息一清二楚。这是天津海事局利用无人机巡航、远程监控和现场检查相结合,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动态监管。今天上午,津沽环保行记者团来到东疆海事局海事监管基地,见证了小巧的无人机为解决环保难题做出的贡献。
天津港是我国华北和京津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天津市已经确定“一港八区” 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战略。随着天津港的快速发展,进出港船舶的数量大幅增加,天津海域发生船舶污染事故的风险日益加大,同时《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自2017年1月1日起,船舶在天津港口区域靠岸停泊期间应使用硫含量≤0.5% m/m的燃油,海上污染监控和船舶燃油质量检查是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的重中之重。
无人机即将起飞至海域上空巡逻。
“无人机空中巡航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站得高,看得远’的优势,飞机搭载夜视红外摄像机,对海域进行日夜监控,操作灵便。同时无人机还具有追踪功能,在其发现目标后便会及时跟踪,将相关信息传回指挥中心,便于我们实时了解船舶动态,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东疆海事局海业执法支队副队长邵澍启介绍道:“无人机已实现巡逻船的基本功能,在监测面积方面更是达到了巡逻船的12倍之多,不仅克服了人眼造成的视觉误差,而且更精准的监测了船舶情况。除了解决船舶违法排泄污染物方面的问题,对于海钓、船舶非法聚集、海面搜救等也有大帮助。”截至2017年5月,天津海事局共执行无人机飞行任务646架次,飞行时间825小时,飞行里程约55000公里,协助查处各类船舶违章20余起。同时利用无人机的快速高效特点,及时发现嫌疑船舶,结合现场检查手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2017年前5月,天津海事局共开展船舶防污染现场检查1915艘次,发现违规、违章并实施行政处罚19起,罚款33.96万元,其中涉及燃油质量不达标的8起(3起正在处罚中),大大震慑了船舶的违法行为。
邵澍启表示,目前已经开展信息共享项目建设,使船舶、无人机、指挥中心三地实现信息共享,该项目预计两年内完成。届时,将实现信息共享的扁平化,更快地处理嫌疑船舶违规、违章情况,大大提升执法效率,为解决环保问题增添加瓦,为建设美丽天津做出贡献。
2025-05-23 15:43
2025-05-23 14:16
2025-05-23 14:12
2025-05-22 10:21
2025-05-22 10:17
2025-05-21 13:55
2025-05-20 16:57
2025-05-20 16:46
2025-05-20 16:40
2025-05-20 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