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7日-6月11日(周二到周日9:30-17:00),无人系统科普展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如期举行,旨在通过无人系统产品与大众互动体验、飞行表演和科普知识让大众对无人系统有个初步的了解,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爱好。
无人系统科普展展厅入口
无人系统:指在无人动力设备上课携带任务载荷去完成指定任务。从组成来看,无人系统由平台、任务载荷、地面站、数据链等装备组成的功能系统。在社会应用中,可通过无人系统的“无人平台”代替人去完成“危险、恶劣、复杂”等环境任务。
机器人:自从工业革命之后人类逐渐的习惯并适应通过机器来代替人工,这样的改变能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总产出,促进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则是社会科学文明发展的产物,目前机器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可编程机器人(通过编程完成一些简单重复的任务)、感知机器人(不仅可以完成重复性任务而且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可完成一些组装等任务,提高效率)、可识别、推理、规划和学习智能机器(可自主的通过感知和行动将物品重组,可在一些非特定的环境下完成任务,某些方面完全可代替人类工作)。
无人机:无人机的诞生之初并不是为了战争,直到20世纪60年代无人机才第一次参与越南战争。1917年在美国军方的支持下将有人机改装成无人驾驶飞机并试飞,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架无人机。随着技术的进步军事的需求,无人机被各国研发和改进在其身上加装一些测量装备用于探测目标提高作战能力。到20世纪90年代时,无人机的军事价值逐渐被重视和认识,人们开始意识到无人机在侦查、干扰、诱导等多个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其成本和创造的价值在某些方面大大超出有人机。
“穿云鹰”自转旋翼机无人机
无人车: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车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用于侦查监视、巡逻警戒、特种作战和物资运输等领域任务。无人车在社会的应用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有人车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每年在全球有数百万的案件,如果未来采用无人车则可以很有效的降低事故率,保证人身财产的安全。
无人潜航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着手研发的第一艘无人无缆潜航器开始,无人潜航器诞生了。随着微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人类对海洋开发、军事作战等都有需求。地球大部分面积都被海洋占据,丰富的海洋资源仍需不断开发,水下探测、监视、海洋测量的应用随着水下无人机的介入得到了大大的发展。
2025-04-30 11:19
2025-04-30 11:18
2025-04-29 14:05
2025-04-29 13:46
2025-04-29 13:44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