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人工智能(AI)导航系统,使无人机在无法接受GPS讯号的环境下,通过雷射感测器取得现场环境数据,自行判断飞行器自身的所在位置,确保能够稳定飞行。
深度学习分析数据
无人机先透过雷射感测器收集环境资讯,再通过AI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演算法,分析感测器接收的数据,与现存数据库内的资料作比对,从而判定无人机自身的所处位置。AI系统会将四周环境划分为多个立方体,每个边长30米,再辨别出无人机位于哪一个立方体内;整个定位过程可实时完成,满足自驾无人机的物流货运或空中测绘需要。
定位准确度逾9 成
当无人机在高楼大厦之间或山区飞行,人造卫星发出的GPS 讯号有机会偏离或被阻挡,令准确度骤然下降。为解决此问题,京都大学替无人机安装高性能中央处理器,实时处理大量地理数据,让AI 系统能够即时判断飞行器的位置,令无人机在GPS 讯号不足的环境下,仍能按预设航道准确飞行。
研究团队尚未将AI 系统放在实体无人机上进行试飞测试,但宣称在电脑模拟测试中即时辨识位置的准确度逾90%,而误差只有数十米。研究员表示,对飞行时速30 至40 公里时的无人机而言,这是可接受的程度。研究团队将继续提高AI 系统的辨识准确度,目标是3 年内成为可实际应用于无人机的技术。
2025-04-30 11:19
2025-04-30 11:18
2025-04-29 14:05
2025-04-29 13:46
2025-04-29 13:44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