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可谓无人机爆发年,无人机的巨大商机吸引着许多创业者的目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无人机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尤其以大疆为代表的消费级无人机。随着参与者的增多,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已是一片红海,国内许多企业纷纷转战工业级和军用市场,一时间,市场拥挤不堪,企业打价格战、搞噱头,花样的外观背后却是同质化的性能,可以说,诸多问题正在阻碍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
2016年成无人机发展元年
2016年,无人机可以说是当下最为火热的IT技术应用之一,已在航拍、快递、灾后搜救、数据采集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国际企业方面,许多科技巨头纷纷布局无人机行业。例如亚马逊一直在尝试将无人机应用在物流领域,亚马逊全球公共政策副总裁保罗·米斯纳日前表示,亚马逊Prime Air无人机将打造一种面向未来的快递服务,未来有望在用户在线下单后30分钟内完成送货。不仅如此,就在前不久,三星一个新的无人机专利浮出水面,据专利描述文件显示,这款无人机在底部还有两个可折叠的支架,另外旁边围着一圈扇叶。松下方面,不仅积极参与无人机行业数控一体化标准制定,同时松下表示,未来将以各领域无人机应用为重点,不断助力无人机行业打造更为高效、安全、可靠的数控一体化解决方案。
尽管如此,在消费级无人机这一快速成长的市场中,国内企业无论在技术还是销量上都略胜一筹,并且不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以大疆创新、零度智控、亿航科技、臻迪智能等无人机厂商为代表的国内消费级无人机企业近年来正飞速发展,在规模上已远超国外企业。
我国无人机同质化严重
据市场研究机构艾媒咨询近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无人机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8亿元,预计2016年可达32亿元。2019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或将超过240亿元,未来市场容量十分可观。
2016年,伴随着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和行业门槛的降低,更多企业不断涌入无人机行业,不仅加强了无人机产品的丰富性,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丰富,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技术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
据了解,无人机作为集成类产品,包含平台技术、任务系统、数据技术等多项技术,其中控制技术最为关键,涉及飞行姿态、飞行高度、速度及航时等。然而,国内仅有少数企业拥有自主研发,其他大多引进开源产品二次开发。在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其上游的芯片技术却未跟上,国内企业大多依赖进口,稍加改动,性能相近,竞争力不强。
不仅如此,当下,概念热炒以及资本热捧充斥着整个无人机产业环境,核心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正逐渐被人们所忽略。目前国内很多企业习惯了跟随和模仿,越来越少地将注意力放在产品创新上,而将重心转放在融资、抢风口、造概念上,市场正在陷入同质化竞争,甚至一些本身没有技术积累的企业,也快速进入这一领域,依靠简单的模仿就将产品推向市场。
提升核心技术是关键
对于刚刚“起飞”的无人机市场而言,如何在产业链尚未完善、消费需求尚未爆发的多重挑战下突围呢?
曾几何时,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也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得益于智能手机技术方案的成熟以及产品的模块化,降低了进入门槛。加之智能手机市场用户需求疯狂增长,虽然品牌多但销量依然火爆。随着手机从功能化向品牌、体验、科技感升级,导致一大批没有研发实力、资源整合能力的公司被淘汰出局。
无人机市场实际上同样如此。因此,对于无人机企业而言,核心技术的创新至关重要。便携性、操控性是决定用户能否正常使用与获得良好体验的关键。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增长,无人机的操控将不断简化。与此同时,还有无人机的智能化水平。未来电子产品的发展方向都会和人工智能挂上钩,而为了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无人机的功能将日渐强大,也会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对于无人机企业来说,核心技术的创新不仅仅是为了做出卓越的产品,更是在未来激烈的无人机市场中存活下来。未来,势必会有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其中,一些缺乏核心技术或者技术研发缓慢的企业,遭到市场的淘汰也不无可能,所以拥有核心的技术并且不断优化对无人机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2025-04-16 10:54
2025-04-14 10:21
2025-04-14 10:12
2025-04-14 10:10
2025-04-14 09:50
2025-04-11 10:30
2025-04-11 10:02
2025-04-10 10:15
2025-04-10 10:11
2025-04-10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