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热映的《奇异博士》里,地球由分布在中国、美国、欧洲的三大神殿守护着。
在无人机届,曾经也由三大巨头占据着,它们分别是中国的大疆创新、美国的3DR、法国的Parrot。
曾经这三家公司分庭抗礼、各展神通。如今再来看,大疆已占据了消费级市场大部分的份额,为人所熟知;3DR则于今年初大量裁员并宣布退出消费级市场;那么,剩下的Parrot又过得如何呢,猫哥带你来看看Parrot的发展历程。
1994年
Parrot在94年成立于法国巴黎,在三家公司中的成立时间是最早的,不过在成立初期,Parrot是一家做车载免提的企业。
2010年
在2010年,也就是大疆成立了四年、3DR成立了一年的时候,Parrot看到了无人机的发展前景,很有前瞻性的发布了一款四轴无人机AR.Drone,正式进军无人机。这是市场上最早的四轴一体机。
与DJI走的航拍路线不同,Parrot从一开始就走了另一条路。AR.Drone中的AR即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Reality),它的最大宣传点是虚拟现实游戏。在飞机飞行中,飞手可以选择进入游戏模式,AR.Drone包含了二战王牌空战的游戏,还支持两人对战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AR.Drone是首款使用了光流技术来进行悬停的多轴,比大疆还早了数年。
AR.Drone仅支持IOS系统,它前置的500万像素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会通过WIFI传回iPhone或iPad。
不过在当年还没人把四轴和航拍联系在一起,AR.Drone也非为航拍而生,它在视频录制时会出现APP界面卡顿,画质也仅属于“能看到”水平。并且12分钟的续航和50米的遥控距离决定了它不适合飞远,官方强调的多种配色也表示它更多具备的是娱乐用途。
2012年
AR.Drone被称为“极客的玩具”,它超前的技术和新颖的外形使它在当年风靡一时。于是试水成功的Parrot在12年又推出了AR.Drone的下一代产品:AR.Drone 2.0。
从外观看AR.Drone 2.0与前一代并没有太大差别,但看参数会发现它在不少方面进行了优化。
12年或许是航拍兴起的元年,当年大疆发布了精灵一代。同年的
AR.Drone 2.0也把摄像头升级到了720p,支持USB外置存储,并设有“导演模式”,付费还能体验到更高级的防抖和悬停。AR.Drone 2.0对新手十分友好,具备一键起飞和一键降落功能,还有为初学者设置的更易操控的“绝对控制”模式。
沿袭了一代的产品定位的同时,它也同样具有续航短、距离短、做工较为粗糙等问题,因此AR.Drone 2.0的主要定位仍是酷炫的玩具,Parrot还为它加入了一个有趣的空中一键翻滚功能。
2014年
如果说AR.Drone 2.0是具有玩具属性的飞行器的话,Parrot于14年CES上发布的两款Mini无人机
Rolling Spider和Jumping Sumo则彻底属于玩具。
两者均仅手掌大小,通过Wifi用手机操控,配有30万像素的摄像头,售价分别为1149和699。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翻滚等有趣的杂技动作,可玩性较强。
什么?Jumping Sumo没螺旋桨不会飞为什么叫无人机,Parrot官网对它的归类就是迷你无人机,再说了,虽然不会飞,但它会跳啊。
如果说Parrot专注于玩具无人机似乎也不太恰当,Parrot在14年5月发布的Bebop及15年的升级版Bebop Drone 2大概是Parrot对航拍无人机市场进行的一小步尝试。
Bebop的材质变为了塑料,减少了AR.Drone的泡沫质感。它具备了1400万像素的鱼眼镜头,可拍摄最高1080p30帧的视频,除了此前的电子增稳外,还使用内置的减震球共同为画面增稳。为了室外航拍时的悬停精度,Bebop还具有GPS+GLONASS双卫星定位。
可以看出Parrot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努力提升Bebop的性能,但如果要作为一款航拍机,Bebop仍显得不足,Bebop 1代的续航时间仅11分钟,到了2代才增至25分钟。小小的体积使它抗风性不佳,容易出现果冻情况。Bebop不支持外置存储扩展,只有8G的内存用于存储拍摄的素材,很容易装满。
如果购买裸机版,则同样使用手机或平板进行操控,不过最远遥控距离仅300米。由于Wifi连接不太稳定,现实中飞30米高就容易出现失控,在失控后两分钟会自动下降返航。如想获得更远的遥控距离,则需要购买价格不菲的遥控器,以实现最远2Km的理论距离。
Bebop1代带有遥控器的套装版本在发布时是6498元(现降至4480元),Bebop2代的套装价格为5998,作为消费级无人机确实小贵。尴尬的是,Bebop的拍摄画质实在谈不上好,即便拍摄非鱼眼效果照片也会有一定畸变,且画质不够锐利,涂抹感较强。虽比AR.Drone强出不少,但对比同价位无人机则均逊色太多。
图片来自网络
Bebop作为一款介于高级玩具与航拍机之间的准玩具,由于其高昂的定价市场反应不佳。
2015年
Parrot意识到在航拍无人机上不占优势,于是回归高端玩具市场,在15年令人咋舌的一口气推出了13款迷(wan)你(ju)无人机。
看到这13款迷你无人机,猫哥觉得Parrot工程师的脑洞已有突破天际之势了。这些无人机技术与之前的Rolling Spider和Jumping Sumo相似,但增加了很多新的玩法。
从官网的信息来看,13款无人机各有所长。有的与乐高结合,让孩子的乐高小人“搭”上飞机;有的可以挂载BB弹或小夹子;有的可以把四轴固定在小船上代替帆作为动力;有的在飞机上装了小LED灯以在夜间飞行……真真涵盖了海陆空。
这些迷你无人机的售价在人民币699至1129元之间,虽然作为玩具不算便宜,但创意十足,很具可玩性,用于培养孩子的兴趣十分合适。
2016年
今年的无人机热词是小型化和自拍无人机,无人机厂家纷纷发布小型无人机。唯有Parrot不随大流,坚定的做有趣的无人机。带来了两款无人机Disco和Swing,在一众多轴中独辟蹊径,走固定翼路线。其中Swing可在四轴和固定翼模式间切换。
固定翼天然具有续航、速度上的优势,但由于不能悬停、左右飞或垂直升降,不适合进行航拍。
但Parrot显然不在意,售价8888元的Disco主打第一视角飞行,带上配套的眼镜可以体验飞在空中的视角,80千米/小时的速度和45分钟的续航可以让人过足瘾。Disco能抛飞、智能飞行,虽是固定翼但飞行难度很低。
但它也存在画质一般、飞机转弯画面即倾斜、转弯半径大等问题,因此比起记录画面,Disco还是更适合在完全空旷的地方感受飞鸟的视角。
细数下来,不难看出Parrot发展至今的秘诀,那就是避免了与众多航拍企业正面竞争,认真做好玩具级无人机。与大疆在无人机技术上发展突破的方式不同,Parrot并没有在某项技术的垂直方向上进行深入研究,而是用手上的几项技术组合成了众多有趣的产品。
无论想玩水里的还是天上的、白天玩还是晚上玩、喜欢四轴还是固定翼……通通能找到相应的产品。不知道在未来,Parrot还会出什么样的创意。
对了,顺便一提,除无人机外Parrot还出售拥有触控式操作的耳机,能与APP相连的智能花盆……
2025-04-30 11:19
2025-04-30 11:18
2025-04-29 14:05
2025-04-29 13:46
2025-04-29 13:44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