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5日是第45个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
每天晨曙初现之时和黄昏日落时分,数以千计的白鹭、灰鹭、甘草鹭在竹林上空结队飞翔。这一幕情景,发生在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的璜矶村。
目前栖息在这片竹林中的鸟类约有八千只左右。它们昼出夜伏,与霞光为伴,与村民为邻,人与鸟和谐相处。
南海九江是珠三角著名的鱼米之乡。据史料记载,珠三角的先民们最早就是船行到此登岸,在河网纵横的土地上开垦田塘,蓄水养鱼。时至今日,九江依然保留了大片的桑基鱼塘,构成一幅绝美的水乡风情画卷。
据村民介绍,早自清道光年间(1821—1850),鹭鸟已在此栖息并世代繁衍。村庄附近有数十亩竹林,四周被河流和鱼塘包围着,丰富的鱼虾成为鹭鸟的绝佳美食,竹林则成为鹭鸟的筑巢之所。
璜矶村民视鹭鸟为吉祥之鸟,它们在水乡也起到生态平衡的作用,所以一直悉心爱护。百多年的时光里,物换星移,朝代更迭,鸟和人都繁衍了不知多少代,依然相互眷恋。鹭鸟在珠三角栖息较多,但与村舍如此相近,几乎融为一体的实属罕见。
璜矶村这片竹林,从空中看去,像是“亚花”二字。
璜矶村的人与鸟也曾有过悲惨的时期。据村中老人回忆,当年日寇入侵,实行三光政策,大部分竹林被烧死。当时村民为保自身平安被逼远走他乡,栖息在此的鹭鸟也纷纷飞迁。直到1945年日寇投降后,村民逐渐回迁,鹭鸟也结队回巢。
时至1994年,又发生一件令人揪心之事。鹭鸟栖息的竹林开花大片死去,致使大部分的鹭鸟失去巢穴。村委会迅速组织人力远赴广西购买竹苗。焦急万分的村民发现,鹭鸟虽然失去巢穴却没有离去,而是慢慢等待竹子重生再次筑巢。
改革开放以来,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佛山迅速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大市,南海作为广东“四小虎”之一,更是走在经济发展的前列。但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九江镇,现代化的新城与岭南水乡田园和谐共荣。
很难想像,在一个中国制造业的大市,还有着这样纯朴自然的水乡田园。
近年来,佛山实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行动,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保护原生态的森林、竹林资源。
璜矶村的鹭鸟天堂,现在已是一片自然保护区。人鸟之恋,历经百年,仍在这片土地上倾情演绎……
2025-04-30 11:19
2025-04-30 11:18
2025-04-29 14:05
2025-04-29 13:46
2025-04-29 13:44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