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崇左供电局:无人机引领线路运维进入2.0时代”

2016-05-20 06:59 性质:转载 来源: 崇左供电局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2015年初,崇左供电局首次将无人机技术引入了高压输电线路日常维护中。时至如今,无人机技术在该局输电管理所的应用不仅从初期的朦胧转向成熟,而且进一步...

  2015年初,崇左供电局首次将无人机技术引入了高压输电线路日常维护中。时至如今,无人机技术在该局输电管理所的应用不仅从初期的朦胧转向成熟,而且进一步推动了线路运维的高效、安全,逐步成为了线路巡检的“智能千里眼”。下面走进该局输电管理所“萤火虫”无人机团队,共同挖掘这个科技队伍是如何让无人机引领南疆线路运维进入2.0时代。

千锤百炼始出来的飞行员

无人机放线在输电线路施工方面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技术,而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线路日常运维却是近几年才开始有的事。培养一名合格的线路飞行员还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线路运维还有很多难题需要突破。2015年初,崇左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迎来了第一台无人机。

“那时生活中还是很难见到无人机,我们拿到第一台无人机时非常激动,金贵得当成宝贝。”该局输电管理所无人机组组长杨钦介绍到。

到2015年底,该局输电管理所相继投入11台无人机设备,平均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就有一台新机投入。输电所3个运维班每班可标配3台无人机。

“为了使无人机技术早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我们结合日常工作的特性,抽出一批年轻员工有针对性的去突破技术难题。”输电所负责人欧发斌谈到。

2015年4月崇左供电局无人机团队成立。团队成立之初,市场上还没有专门针对线路无人机方面的培训,团队的成员只能通过有限的网络资源,以及跟一些业余的航模爱好者交流学习。2016年4月,为了能在无人机技术方面有较大突破,输电所决定无人机团队开始脱产训练。

“在脱产培训的这一个月时间里,训练强度非常大,有时候吃、睡都在办公室解决了。我们每个人的操作熟练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无人机团队队员说到。但他们相信付出就会有收获,在广西电网2016年无人机竞赛中,崇左供电局3名参赛人员均获奖,分别囊获了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并获得团体三等奖。参赛的队员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千战百役展风采的无人机

现如今,在崇左供电局无人机应用到线路运维工作中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拍摄杆塔残缺金具照片,沿线观察线路通道情况,收集外破信息,验收线路查找缺陷,收集杆塔gps信息……无人机技术已经开始渗透到输电线路运维的各项工作中去。

随着地方经济快速发展,高楼、公路、基础设施不断增加,靠近线路施工,开挖杆塔基础,大型施工机械施工距离过近,会对线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情况恶劣的甚至会造成倒塔、断线,从而带来严重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由于从地面拍摄这些信息视野有限,拍摄的角度不能直观看出对线路影响。这个时候无人机从上空俯视拍摄的“上帝视角”,就能直观的看出杆塔基础整体情况,和技工机械离线路的准确距离。在崇左供电局收集外破信息方面,无人机的应用技术已经凸显成效。

在110千伏聚元线验收工程中,崇左供电局首次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工程验收中去。在不用登杆的前提下,无人机能清晰观察到杆塔金具安装情况,导地线是否断股张苞情况,以及通道处理情况等等。无人机验收,不但省去了登杆的时间,也省去爬山下山的时间,在保障工作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千磨百折终绽放的前沿技术

输电线路运维工作要求线路运维人员一天的工作任务是14基杆塔,5公里线路长度。输电线路多在高山上,崎岖陡坡的山路,再加上进入五月后天气酷热,以及蛇虫对人身的危险等等,让线路运维工作带来巨大挑战。而无人机的诞生,可以实现不爬山不登杆的情况下完成工作任务。以往一天的工作量,无人机可以在半天完成。

输电管理所运维三班班长廖伟宁是工作了十几年的输电老师傅,最近也饶有兴趣的玩起了无人机。“飞行员”全民化,无人机取代人工线路运维,逐步参与到线路检修工作中,这是输电管理所负责人欧发斌大胆的设想,下一步将无人机的技术应用拓展延深到输电线路领域的各方面工作中。

随着无人机在线路运维技术方面的不断成熟,无人机有望引领线路运维进入2.0时代。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