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亲,咱们说的无人机真的是同一个东西吗?

2016-05-06 14:45 性质:转载 来源:环球网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环球无人机频道记者赵汗青】仿佛一夜间无人机成为一个热词,你不知道无人机,你就out了;公司不搞无人机,这个公司就错过了机遇;行业不应用无人机,这个行业就是不...

  【环球无人机频道 记者 赵汗青】仿佛一夜间无人机成为一个热词,你不知道无人机,你就out了;公司不搞无人机,这个公司就错过了机遇;行业不应用无人机,这个行业就是不与时俱进;政策方不推动无人机产业发展,就是不作为。谈无人机的很多,但是谈起无人机到底是什么之时才知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无人机定义。

 

对于围观群众:能飞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把几乎一切能飞的、不带人的东西都称为“无人机”。以往的“航模”、“小飞机”、甚至是“玩具飞机”等名词都统一为“无人机”。

不过暂时氢气球还没有被称作“无人机”;纸飞机也没有被称作“无动力固定翼无人机”;风筝还没有被称作“风能系留式固定翼无人机”。所以笔者不负责任的概括一下围观群众眼里的无人机:有能量转换的、密度大于空气的、不载人的能飞的东西。

然而在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眼中虽然啥都叫“无人机”,但是“无人机”也从高大上的概念变成了玩具。甚至很多工业级无人机的厂家都曾接到过电话问“多少钱一架?想给孩子玩。”

 

对于航拍圈:带飞控

现在无人机航拍圈中的飞手们大部分都是航模出身,他们坚决认为自己飞着玩的飞机是“航模”,而航拍用的飞机是“无人机”。他们认为无人机与航模之前的区别是是否有飞控、是否有自主走航线的能力。

老模友David在接受环球无人机频道专访时就曾表示:“按照我的理解,无人机与航模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否自主航行,看能否自行飞行。许多飞行器没有GPS模块,只是进行了增稳,只能算是航模的进阶、是个飞行载具而已。”

AOPA执行秘书长柯玉宝也环球无人机频道表示:“无人机肯定是要带飞控的,不带飞控的是航模!”

 

民航局飞标司:地面站控制的

在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在2015年12月29日发布的《轻小型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中对无人机进行了定义:无人机(UA: Unmanned Aircraft),是由控制站管理(包括远程操纵或自主飞行)的航空器,也称远程驾驶航空器(RPA: 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对控制站也有补充说明:控制站(也称遥控站、地面站),无人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用于操纵无人机的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2.6 本咨询通告不适用于无线电操作的航空模型,但当航空模型使用了自动驾驶仪、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或自主飞行设备时,应按照本咨询通告管理。

此外还需要注意,在《轻小型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中对无人飞艇也有管理条目。

 

对于“学院派”:会飞的机器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所首席试飞员/总体设计工程师孙毅在接受环球网无人机频道专访时则提出了另一套对无人机的认识:无人机是空中机器人,机器人要能感知-判断-应对。即通过传感器感知姿态、位置后由CPU处理数据,最后通过执行机构操纵飞机。

而航模则没有或只部分拥有无人机的“感觉”和“思维”,但“骨骼”与“肌肉”是相同的。航模也曾经被当做靶机、侦查机、真飞机的气动外形验证机等、干过很多现在无人机干的活儿。

至于有些并没有装备GPS和自动驾驶仪的农用植保无人机,孙老师则表示这些飞机也有陀螺仪、气压计等等传感器,有一定的“感觉”;也有相应的控制程序,有“思维”。所以也是无人机。

 

植保飞防服务界:干活儿的

有些植保无人机,主要是控制难度比较大的无人机直升机,因为植保严苛的成本压力与低成本飞控可靠性的不足,所以并没有飞控、只装备了平衡仪。但是飞防服务者们还是都称其为:无人机。

环球无人机频道曾经与极飞的CEO彭斌聊起过这个问题,彭总则表示:他认为判断是不是无人机主要看飞行的目的是不是执行任务。极飞的植保无人机使用了高度自动化的飞控系统,但是他认为那些没有飞控、仍然靠手飞的植保机也是无人机,因为它们确实在执行任务而非娱乐。

 

对于工业无人机行业:带可靠的飞控

工业级无人机的厂家和用户也大多认为航模与无人机的区别是飞控、飞控是无人机的核心。然而在这个圈子里并不承认带飞控的飞行器就一定是无人机,在他们口中还有一个词“航模级飞控”。他们大多对消费级无人机的飞控系统嗤之以鼻、尝试者则不少对可靠性怨声载道:“航模飞控干不了活儿,摔飞机的太多了。”

业内人士表示:他们的无人机是干活儿用的,使用强度是消费级的航拍机不可比拟的;关键时刻掉了会砸招牌的、而且安全责任也担待不起;另外一架无人机的硬件成本就动辄几十万,掉飞机的成本太高了。工业级无人机飞控一方面要经过更严苛的软硬件测试、保证更低的出bug几率;另一方面会有惯性导航系统做辅助,提高干扰后的生存率;当然这样的飞控价格也至少高出一个数量级。

以下是某无人直升机的验收科目,可供参考。

  1. 自主起降
  2. 8字航线(因为8字有连续交替的左、右转对飞控要求较高;要求航线偏离不超过10米)
  3. 超视距飞行
  4. 中断链路(拔掉控制飞行的电台,让飞机自主返航降落)

另外业内的一些激进派甚至不承认多旋翼是飞行器,认为多旋翼就是带几个电机的控制器;多旋翼只是一个廉价飞行平台。

 

对于军用无人机界:飞控控制的有人机系统

“你们那不叫无人机,玩具而已;翼龙才是无人机。”——某研究所的某专家如是说。

军用无人机行业内也认为飞控是无人机的大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他们对飞控系统也很重视。某专家就曾表示:“他们的飞控成本很高、也很重;这些功能民用的产品几百克就能实现、成本也很低,但是精度和可靠性上不去。”另有专家表示:“军用无人机的飞控首先就不能那么依赖卫星和磁航向、而更信赖惯导。”

但是除了一般民用无人机也常说的飞控外,一架无人机的设计的流程就与有人机也差不太多了。需要考虑翼型设计、发动机选择、需要吹风洞、需要出厂试飞、也需要到阎良试飞院进行国家级验收审定。

除此之外在军方眼中无人机也不仅仅是一架无人机,而是一个作战系统:

框图拍自国防工业出版社《先进无人机系统与作战运用》

在无人机系统中不光有一般印象里的飞机、飞控、任务载荷,还有支持无人机运作的包括人员在内的保障系统。

 

总结:

由此观之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行业也会理解出一千种无人机。消费级、工业级、军用级和若干的细分机型种类繁多、千差万别。这个行业的内容难以用“无人机”三字概括;无人机的应用领域远非只言片语可以说清;无人机的未来亦不是一两篇报告可以描绘清楚。真正要让无人机技术造福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需要厂商的努力、需要政策方的规范、更需要专业的媒体人在其中尽自己的一分力。环球网专门成立无人机频道的原因也正是如此。然而我们的力量也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希望能得到社会上资源、知识、资本的支持。我们更希望网友们能提供自己独特的视角,说说你眼中的无人机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无责任作图一张,算是抛砖引玉: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