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用航空飞机的数量较少且起飞的限制条件多,相关的研究受到限制,尽管无人机发展迅速,但基本都是基于航模发展起来的,简单的组装航空施药设备和控制技术,相关方面比较落后。”何雄奎说。
此外,飞防防治效果好不好,除了与飞机喷洒的平稳性有关外,药剂是极其关键的因素,也是植保无人机走向市场的重要限制性因素。
“近一年来,小飞机无人机的智能性显著提升,多家公司都公布了自主跟踪、壁障、多机协作等技术,但该类技术还未在商用领域实现成熟应用。”天津大学机器人与自助系统研究所教授、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齐俊桐说。
标准先行
农业航空植保是一项特殊的田间作业,有其严格的使用规定与技术要求,“应有监督、指导农用无人机应用的相关标准。”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薛新宇说。
在舒振杰看来,目前我国农林植保无人机应用仍面临管理制度不健全、产品标准不完善、考核标准不清晰、检测方法不规范等问题,现有的标准体系无法支撑整个行业的发展需求。
2014年,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完成了《农用遥控飞行植保机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的制定工作,填补了农用无人机领域专业标准的空白。“但为了形成较完整的农用无人机领域的标准体系,还应加快制定农用无人机安全试验方法、安全操作规程等标准。”薛新宇指出。
2015年,农业部、财政部印发的《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规定:“除新产品补贴试点外,补贴机具应是已获得部级或省级有效推广鉴定证书的产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各地应尽快出台民用无人机相关技术标准,打破购置无人机补贴的壁垒,这样购买无人机财政补贴力度和广度的加大,对刺激无人机的需求产生重大利好,才能驱动行业发展的空间和前景。
“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院所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先进适用的航空植保设备,支持引进、消化吸收新型高效航空植保装备,增强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何雄奎说。
2025-04-25 11:29
2025-04-25 11:28
2025-04-11 10:32
2025-04-11 10:27
2025-04-11 10:24
2025-04-11 10:22
2025-04-11 10:00
2025-03-28 11:06
2025-03-28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