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昌吉4月23日消息(记者吴卓胜 昌吉台记者付艳阳)新疆首架用于环境监测的无人机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首飞成功,这标志着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监测工作手段更加多样化,开发区的环境保护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准东开发区/图 来源网络
昨天上午,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前的小广场上,新疆准东大数据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正在对无人机进行组装和调试,据介绍,这架无人机采用固定翼和垂直翼混合动力型方式运行,在空中可完成4个小时的作业任务。
新疆准东大数据信心中心工程师刘云龙介绍:“长度是2米2,整个翼展的宽度是3米2,重量是22公斤,咱们这个飞机在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它里面有一个摄像头,可以打开,打开以后可以进行一个视频的录制,目前在新疆的各项领域里还是首架,环保系统也是初步的尝试。”
据了解,准东东西长220公里,南北宽60公里,地理条件复杂,气候恶劣,企业分布分散,环境监管力量薄弱。随着近年来开发区新的建设项目不断落地开工,为后期的环境监测增加了难度。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科学决策、认真筹划,加快推进了将先进的无人机技术用于准东地区的环境监管工作中去,探索出了准东环境保护工作的新思路。
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局长朱旋介绍:“采用无人机的监控,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使得我们的数据传输更加及时,有效,对违法排污的企业起到极大的震撼作用,把我们的日常监管水平,提到更大更高的一个层次,可以说无人机的飞行标志着准东开发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25-05-13 11:48
2025-05-13 11:42
2025-05-12 13:13
2025-05-12 13:06
2025-05-12 13:00
2025-05-12 12:00
2025-05-12 11:59
2025-05-12 11:40
2025-05-12 11:31
2025-05-09 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