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无人机概念骤然火热,从大疆创新宣布即将在中日韩同步发售MG-1农业植保机,到腾讯在2016年度发布会上正式发布首款无人机产品“空影YING”,再到美研发智能意识无人机等等,诸多消息的发酵和在国内军民融合政策的驱动下,我国无人机产业有望在2016年迎来爆发。
军民融合助力“无人机”概念
有关无人机民用的消息,早在2014年就已接连不断地出现在公众面前,吸引了大量眼球。如大疆无人机闯入白宫、某明星利用无人机求婚、无人机在多部影视作品拍摄、巴西世界杯直播中的广泛应用,再到亚马逊和顺丰布局无人机快递投放,Google和Facebook竞相收购无人机资产布局全球互联网等等,当时的火热情景带来了此后几年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
就在近日,涉及无人机的利好消息又再度集中涌现。消费级无人机公司大疆创新刚于3月21日宣布即将在中日韩同步发售MG-1农业植保机消息后,雷柏科技(39.93, -2.10, -5.00%)和腾讯就于3月25日发布了首款无人机产品“空影YING”。而也就在前两天,美国方面也发布消息称正研究智能意识无人机。诸多消息的集中涌现使得“无人机”成为短期热门关键词。
其实,无人机在今年火热绝不是突然兴起的,其除了年初受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政策影响外,军民融合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也是推动无人机产业发展的关键,而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更是对无人机的发展带来利好环境条件。今年3月初,国家领导人提出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之后,明显可看到军民融合步伐的明显加快。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这是继国防科工局发布《2016年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之后又一助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磅政策。
“未来5年将是无人机行业的快速发展期。”广证恒生指出,低空政策有望年内落地,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将会被不断拓展。而银河证券认为,军民深度融合将在两类市场上获得重大发展:一是市场前景向好,民企参与积极性高的领域,包括无人机和电子信息;二是民企具备技术引进、成本等优势的领域,包括航空装备和智能装备等。
无人机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元年
在无人机领域,目前除了军用无人机体现出无人机市场的主要价值外,随着飞行控制芯片小型化与低成本化趋势加强,民用与消费级无人机商业价值也在凸显中。有机构预测,未来5年民用与消费级无人机两大领域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9%以上。长江证券(10.20, -0.08,-0.78%)认为,“在未来3~5年时间里,摆在国内无人机厂商面前的是全球消费级市场及国内工业级市场,而且对于国内市场,工业级应用潜力更大”。
从机构统计结果来看,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从2012年的约4.5亿元增长为2015年的约90亿元,年复合增速171%。中国市场在四年内也实现了从无到有,2015年总产值约13.5亿元。长江证券将民用无人机分为大众消费、专业发烧、行业应用三类,经测算预估:大众消费类预计2020年市场空间合计260亿元;专业发烧类预计市场空间为40亿元;行业应用类目前主要关注农业、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巡检,预计市场空间815亿元。而由此预测结果看,至2020年行业产值将超过千亿,年复合增速超过60%。
面对未来千亿无人机产业空间,国内相关企业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而在政府的相关制度力推下,特别是低空管制即将放开的预期影响,2016年很可能会成为国内无人机产业的爆发元年。机构认为,无人机消费级和工业级市场值得关注。其中,农业植保领域有望在政策支持和适合的商业模式下率先爆发,电力、油气领域批量采购也或将在年内启动。
无人机植保需求旺盛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当前无人机的植保需求非常旺盛,特别是在一些粮食种植大省。首先,农村劳动力的逐步短缺促使机械化率的提升;其次,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高、经济性好,正在被农户接受;再者,一些无人机(植保)企业的大力推动,加速农户接受这一新事物。未来,国内植保无人机的市场空间广阔,按照18亿亩耕地面积,20%的植保无人机渗透率(面积)进行估算,国内植保服务市场空间至少超过百亿元。
在过去两年内,随着国内企业对于无人机行业的持续性投入,飞控、动力系统、喷嘴系统等核心部件相比过去有了明显提升,使得无人机性能的提升幅度很大。虽然植保无人机产业处于爆发前期,但实际上已经有多家企业推出无人机系列化产品,在做植保服务的同时积累无人机行业应用经验,为推动产业快速发展打好基础。按照目前的行业发展趋势,未来两年,无人机产品的成熟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产业在诸多因素的推动下有望迎来爆发。
随着植保服务的商业模式逐渐清晰,未来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将逐步提升,特别是《农业植保无人机系统通用技术标准》等产业政策即将出台,将进一步推动植保无人机行业的蓬勃发展。而自2015年以来,已经有多家上市公司瞄准了植保无人机行业,如德奥通航、新安股份(7.760, -0.14, -1.77%)、隆鑫通用(18.100, -0.35, -1.90%)、芭田股份(8.98, -0.10, -1.10%)等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布局这一领域。但就目前来看,该市场仍然处于爆发前期,因此二级市场中的机会更多是脉冲式主题性机会。
多家上市公司扎堆无人机产业
随着无人机市场近年来逐渐火爆,有多家民企及上市公司开始着手布局无人机产业。据AOPA估计,目前包括研发、生产、运营在内,我国大约有300至400家民用无人机企业,从业人员超过万人。在进入的门槛上,国内企业要么直接引进国外的技术和产品,如伊立浦(29.00,-0.80, -2.68%)、易瓦特等;要么依托高校或研究所的技术进行合作,如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合作的山东矿机(8.17, -0.27, -3.20%),与天津内燃机所合作的宗申动力(10.07, -0.18,-1.76%),与中电二十七所合作的通裕重工(7.300, -0.13, -1.75%),与清华教授技术合作的隆鑫通用等。而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国内企业进入无人机领域则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目前来看,A股市场上涉及军用无人机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威海广泰(26.58, 0.22, 0.83%)、宗申动力、洪都航空(21.990, 1.21, 5.82%),涉及民用专业级无人机的则主要有威海广泰、隆鑫通用、金通灵(28.700, -0.22, -0.76%)、通裕重工等,而山东矿机、雷柏科技、雪莱特(13.42, 0.25,1.90%)、中电鑫龙、炼石有色(26.07, 0.04, 0.15%)等公司也在积极布局中。
在具体公司上,山河智能(9.13, -0.14, -1.51%)在无人机领域起步较早,其最早于2002年就已启动了无人机项目,建有航空所布局军用无人机。2008年3月,山河智能参与发起设立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攻轻型运动飞机、民用无人机等产品;2010年8月,该公司还参与发起设立了湖南山河航空动力(38.760, -0.73, -1.85%)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今年3月16日,山河智能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2亿元,用于收购加拿大AVmax Group Inc.100%的股权和补充流动资金。山河智能称,通过本次增发将推动公司工程机械与航空产业共同发展。
山东矿机是于2013年3月26日宣布进入无人机领域,合资设立无人机子公司山东长空雁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无人机项目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发动机零部件生产等工作。目前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进行合作的小型涡喷发动机产品已经生产成功,可应用于无人靶机和小型导弹,目前已经开始市场开拓工作。
2015年5月,雪莱特增资1500万元控股曼塔智能(持股51%),切入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曼塔智能主要致力于消费级无人机系统、航拍勘测无人机系统和行业应用无人机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今年1月,雪莱特拟增发不超过3575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4.7亿元,其中2.7亿用于无人机生产及销售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月,公司决定投资设立美国公司,持续加码消费级无人机业务。
雷柏科技在无线传输技术领域有着多年研发和生产经验,硬件能力突出。今年3月25日,雷柏科技与腾讯在无人机方面达成合作,发布YING空影无人机产品。希望通过借助腾讯庞大的活跃用户群和QQ、微信社交平台来加大营销力度,打造无人机视频分享社区。
2025-04-03 13:32
2025-04-01 10:49
2025-03-31 13:20
2025-03-31 13:19
2025-03-31 13:15
2025-03-31 13:14
2025-03-28 11:08
2025-03-28 11:00
2025-03-27 13:34
2025-03-27 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