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日暖。摇曳在滨江之城宜昌美好晴空之中的,除了一只只色彩艳丽的风筝,还有一架架形态各异的无人机。摄影航...
春深日暖。摇曳在滨江之城宜昌美好晴空之中的,除了一只只色彩艳丽的风筝,还有一架架形态各异的无人机。
摄影航拍,创意求婚,
航模爱好者自娱自乐……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它不再局限于
军事用途,也不再是少数人的小众娱乐对象,而是“默默潜入”娱乐、
物流、新闻、搜救、能源、
遥感测绘等领域,成为普通人就能拥有、享受的生活用品。
用途广泛
无人机成市场“新宠”
3月19日,三峡大学。
一年一度的桃花节盛事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人流如织的活动现场上空,一架白色的六轴航拍飞行器正如蜂鸟般灵活地穿梭盘旋,实时拍摄记录盛会情况,所到之处,引来注目一片。
操作这台飞行器的熊峰是宜昌某文化公司员工,受公司安排前来拍摄相关素材。他告诉记者,近一年来,使用航拍器已经成为各类节庆活动的“标配”。
“这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一种市场需求和趋势。”他说:“用航拍器拍摄,能捕捉人工拍不到的视角和画面,制作的片子也
大气高端,所以广受欢迎。”
就在当天于枝江问安同步进行的“芈月”活动,以及不久前在安福寺举办的桃花节中,也分别出现了无人机的身影。
除了“赏心悦目”,无人机还在众多领域“大展身手”。21岁的陈子龙是宜昌宇鸿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主要从事无人机的设计、制作和操作工作。作为一名有着十余年无人机研究经验的资深达人,他的工作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航拍了。为高压电
巡线、在高山之间架设线缆、给大面积农田开展
植保,成为他眼中操控无人机“更具挑战”的用武之地。
“无人机投用于这些领域,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这就是科技的力量。”他介绍,随着
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无人机制造商的崛起,一批技术先进,造价便宜,操作简易的无人机涌入市场,为热爱或从事相关工作的企业和个人打开了方便之门。
无人机在宜昌究竟有多热?据不完全统计,在2013年,我市专业无人机保有量在15台左右,到2015年底,这一数字增加至50台,两年间翻了三番。
门槛降低
普通人也能玩得起
这两天,周欣宇忙得不亦乐乎。再过一个星期,他和朋友合开的宜昌首家大疆无人机4S店就要落户宜昌,正式开业了。在此之前,周欣宇还拥有一份薪资不错的稳定工作。但无人机的大热让这个年轻人敏锐捕捉到了新的市场契机。
“方便、易操作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门槛低,大家都买得起。”周欣宇告诉记者,他代理的这家4S店内所售无人机售价从2999到14999不等,更专业的
植保无人机价格也在5万元左右。这也意味着,一架
消费级无人机的价格只相当一台智能手机,成为了寻常百姓也能轻易消费得起的“玩具”。
前不久,轰动一时的汪峰求婚事件所使用的无人机正是大疆生产的Phantom 2
Vision+,飞行速度最高约为15m/s,飞行时长可达25分钟。
记者搜索大疆天猫官方旗舰店,发现Phantom 2 Vision+售价6499元人民币,月销量已达465台。仅仅是求婚同款的无人机项下,就有289条买家晒出评论和照片。
网站客服表示,购买无人机基本没有门槛,即使连航模都没有接触过都不要紧。现在的航拍飞行器都是为新手设计的,简单易上手。除此之外,他们也会配备详细的使用说明手册。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存在太大问题。
在飞行限制上,客服表示国内除了
北京之外,其他城市基本没有限制。在宜昌也有许多顾客。但卖家也同时提醒记者,机场、民航航线以及军事基地附近是不允许航拍的。
九成无专业驾照
无人机监管有待加强
无人机“火了”。同时,因操控失误引起的坠机事件也频频曝出。由此显现的
安全和监管问题令人担忧。
3月初,一架在滨江公园上空飞行的无人机因和风筝线缠绕而“坠机”,幸而无人员受伤。
去年底,一位外国游客未经审批在三峡大坝坛子岭景区违规操作无人机航拍,被拘留并进行批评教育。
无人机是可以随便放飞的吗?遥控驾驶人,是否需要考取资质?目前由谁监管又如何监管?
记者了解到,国内无人机起飞需要有严格的报备和审批程序,飞行计划需要向地区管理局、空管局、空军申请报备,获得审批后,才能起飞。同时,国内目前针对航模的飞行区域、标准,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但由于航模飞行亦存在影响航线的风险,因此也需要管制。而实际情况是,在申报航拍任务或申请飞行计划时,获批时间较长,很多人在这件事情上“选择性失明”,选择“黑飞”。
此外,尽管从2014年起,国人可通过中国
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
AOPA)考取无人机驾驶员资格证,以此规范无人机的飞行行为。但由于报考该资格证费用较高,且无刚性要求,不少人仍选择打“擦边球”。
据了解,目前,在宜昌百余名无人机操作者中,持有AOPA授予的无人机驾驶员资格证的不足一成。高琛就是为数不多的有资质的无人机驾驶员之一。他是
湖北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宜昌运维分部的员工,主要从事高压线
巡检工作。不久前,一段高压线路遇雷损坏,他靠着熟练的操作技术,驾控无人机拍摄并及时找到了损坏段。
“航空飞行和地面驾车一样,都需要规范,不然容易出事。” 高琛说:“考资格证是一种趋势,随着无人机的普及,这个领域肯定会越来越规范。”
恰逢记者所在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新媒体中心员工皮亚捷在武汉接受无人机驾驶员资格证的专业培训考试。他告诉记者,中国民航空局正在试行《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这项规定一旦正式运行,将对无人机购买和操作行为起到监管作用。
有意思的是,民航空局还专门针对当前无人机飞行管理空白状况,开发了一款“优云”手机APP,使用这款应用软件即可对辖区内飞行器进行
监控。“让我们安全、自由”飞翔的口号为严格的监管行为凭添了一丝温情。
“不管是媒体还是其他行业,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无人机在各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管好了安全第一步,才有更多的空间和未来。”皮亚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