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际资讯 > 正文

ETH基于涵道风扇的新型无人机原型发布

2016-01-21 19:39 性质:转载 作者:Kahn & Yifan 来源:机器人学家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无人机的研究和产品我们都已经有很多了解了,旋翼的、固定翼的等等,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基于涵道风扇的无人机的研究。 这个研究着眼于...

无人机的研究和产品我们都已经有很多了解了,旋翼的、固定翼的等等,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基于涵道风扇的无人机的研究。

这个研究着眼于使用电动的涵道风扇作为无人机的推进和控制系统,致力于解决那些大小受限但需要很大的静态升力的现实用途,比如飞行器的垂直起飞降落,气垫船甚至是带驱动的翼装飞行等。这个项目叫做Flying Platform,来自ETH(苏黎世理工学院)的IDSC(动态系统和控制研究所)。

飞机硬件信息

他们用了三个电动涵道风扇(型号: DS-51-DIA-HST),放置成一个类似30厘米边长的等边三角形的结构,材料选取碳纤维,并在每一个风扇下方设计了排气尾嘴以增加空气流速。最下方有两个电机,驱动襟翼。加上铝合金底座,它的总重量达到了7.6千克。它的供电采用了6个2芯电池,飞机在120A的电流下消耗功率达到了5.3kW。由于每个风扇可提供的最大升力为4.2千克,因此它的载重约为3千克。


控制上它用了PX4板子,开始用的是benchmarking control strategy,现阶段正在测试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涵道风扇vs螺旋桨

涵道风扇与普通孤立的螺旋桨相比,能产生更大的升力,且结构紧凑安全性高。

这里我们引用百科中的一段话

“自由螺旋桨的原理同飞机机翼类似。螺旋桨的运动分解为水平运动和旋转运动。螺旋桨运动时主要存在的阻力有空气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和干扰阻力等。桨叶因高速圆周运动使叶尖处速度最高,诱导阻力比较大,对外界气流产生冲击造成噪声大,这是自由螺旋桨动力效率低的主要原因。自由螺旋桨由于是悬臂梁结构杆件,在气动作用下叶尖处容易变形导致效率进一步恶化,这是限制螺旋桨高速运动的瓶颈之一,也是螺旋桨飞机及直升机速度限制之关键。
涵道风扇螺旋桨的优点:由于叶尖处受涵道限制,冲击噪声减小。诱导阻力减少,而效率较高。在同样功率消耗下, 涵道风扇较同样直径的孤立螺旋桨, 会产生更大的推力。同时由于涵道的环括作用, 其结构紧凑、气动噪声低、使用安全性好,因此作为一种推力或升力装置, 被应用于飞行器设计当中。
涵道风扇螺旋桨的缺点:良好的效率要求叶尖和管道间的间隙要非常小,风道三维形状设计复杂,需要高转速和最小的振动。”

追溯基于涵道风扇的无人机的历史,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的Cypher系列,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其中第二代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制造,可达到185千米的范围和最快23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

Cypher 二代

此外还有美国的iStar,新加坡的Fantale等。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其速度、作业范围和安全性等优势,军方对基于涵道风扇的无人机非常感兴趣。

iStar

Fantale

还有前段时间在众筹,刚刚在CES上展示了原型机的Fleye。

Fleye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之前提到了它们正在尝试的是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它适用于模型本身参数在变化的场景。控制器在每个控制周期里,首先读取传感器信息更新模型,依据更新的模型预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系统行为,设计出适用于这段时间的控制律。由于系统在变化,这个控制律只被使用很短的时间,然后进入下一个控制周期,重新反馈,更新,预测控制。

这种方法优点是能够对复杂时变模型产生好效果,缺点是计算量大(每个控制周期要算出很长一段时间的结果,并抛弃靠后的一部分),过去是被用在化工控制里的,因为化工里的被控对象变化缓慢,计算时间充裕。

目前随着硬件成本的下降,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器人控制。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