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年前宣布将推出 Prime Air无人机送货服务后,近日,亚马逊在 YouTube 上展示了其 Prime Air项目的新款无人机原型。
(上图为老款原型机)
与之前的四轴飞行器不同,这次这台无人机在设计上做了不少改变。
这款无人机飞行范围可覆盖15英里(约合24公里),时速可达55英里(约合88.5公里)。与之前不同,它不会将包裹吊在无人机下方,而是在起飞前就将其装入无人机的机身之外,类似一台小型货机。
还新增了“感知和规避”(sense and avoid)技术,在空中会识别障碍然后规避,一旦其抵达预定地点,将会对降落区域进行扫描并寻找降落地点,卸下货后其将自动飞离。
然而,这个项目想要商用,也必须要等到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商用无人机监管措施正式出台后,方可实施。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这台无人机需要有一块指定区域降落,所以就算在未来商用应该也只是针对有停机空间的消费者,想要无人机送货上门家里还得有个大院子。
除开亚马逊以外沃尔玛等零售商和电商平台也在积极尝试无人机送货。快速送货在未来会成为商家们的杀手锏之一,其可以避开道路拥堵,迅速的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上。
在尝试无人机送货的不只有零售商和电商平台,很多快递企业也在尝试进行无人机送货,旨在解决快递的“最后一米”的问题,如果无人机送货成功,未来很多快递企业和零售商将节约很大人力成本。
目前,无人机送货还在起步阶段,更像是卖点,成熟程度跟无人驾驶汽车差不多。除开技术上的问题,还有许多政策需要服从。毕竟从天上掉一台无人机下来或者影响到空中交通,还是很危险的。并且,之前还出现过无人机在白宫坠落,无人机拍摄到战斗机等新闻。现在,无人机除了对普通行人的安全造成威胁,还对各国敏感信息产生一定威胁。
就在上个月,无人机巨头DJI(大疆)公司宣布就推出『空中导航』功能,这一功能将免费提供给DJI 的用户使用。这是一套安全系统,其核心是一个包含敏感地带的电子地图,帮助用户在飞行时绕开一些地段,尤其是政府设定的一些敏感区域,例如监狱、发电厂等等,这些数据由 DJI 负责更新并可云端推送到无人机。除开大疆,目前也有很多家无人机公司推出了类似的功能。
不久前,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柯玉宝日前在 2015 通航发展峰会上透露,今年12月《轻小型无人航空器运行暂行规定》将出台,目前国家民航局已经通过,正在走相关审批程序。这是我国首部无人机交通法规,随后,无人机国籍登记、适航标准等相关规定也将出台。
值得注意的是,柯玉宝介绍,在这部《规定》中,人口稠密的城市里,用无人机送快递,是被不允许的。目前我国的轻小型无人机的感知和防撞系统还需要提高,城市里障碍物多,容易造成危险。而在北方城市,无人机还将遇到一个致命问题:雾霾。
就算有的城市空气还不错,无人机还要面对那些『无人机捕猎者』。
看来无人机快递,在全球范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便未来技术成熟了,政策审批和调整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2025-04-30 11:19
2025-04-30 11:18
2025-04-29 14:05
2025-04-29 13:46
2025-04-29 13:44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