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信息安全领域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年度峰会——2015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ISC2015),于2015年9月29日-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30日上午,数据篡改与物联网安全论坛上,韩国KAIST大学安全研究实验室 Syssec Lab 教授Yongdae Kim为嘉宾详细解析了传感器攻击,想象一下这个通过噪音就能影响无人机的物联网世界。
图:Yongdae教授讲述传感器攻击
Yongdae教授此次带来的是“传感设备的心脏滴血”主题演讲。Yongdae教授认为,传感器攻击分为三种:攻击被动传感器、攻击主动传感器、攻击side channel。目前,许多物联网设备都使用了传感器,控制他们却很简单。
比如Yongdae教授举了一个心脏传感器的例子。智能手表的芯片能够监测人们的心跳,用于随时监测用户的健康情况。不过,这些传感器却十分容易被欺骗,Yongdae教授的实验以控制液体滴注为例,演示如何欺骗传感器。
视频中我们看到,控制滴注的速度,它可以发送红外信号,滴液的时候监测LED显示屏上会闪烁。但是,Yongdae教授的团队使用了IR的红外生成器、激光指示器、过滤器,它只会发送红外信号。大家现在看到滴液的速度变快了,但LED并没有显示,我们在屏幕上看不到滴液的显示。
此外,Yongdae教授还播放了一个关于无人机的实验视频。视频中实验员在操作无人机时,突然无人机失控坠落,而此时屋内的噪音比较大。Yongdae教授介绍,无人机系统的用户控制器有一个传播设备,通过射频跟接收机链接在一起,飞行控制器对无人机进行GPS遥感信号传递。受共振频率影响传感器,无人机可能被控制。实验表明,通过多个声波墙来影响声波信号,实现让无人机坠毁或是控制无人机都是有可能的。
2025-03-14 20:51
2025-03-10 11:08
2025-02-26 15:59
2025-01-13 11:14
2025-01-09 12:51
2024-12-14 17:46
2024-11-14 13:02
2024-11-12 22:26
2024-10-29 13:56
2024-10-21 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