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专家:避让系统未建 无人机仅能在隔离空域飞行

2015-08-03 14:14 性质:转载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无人机是高科技前沿领域研究的热门板块。无人机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近年来已经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在商用民用领域崭露头角。
  无人机是高科技前沿领域研究的热门板块。无人机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近年来已经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在商用民用领域崭露头角。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柯玉宝在接受《新华访谈》专访时表示,我国无人机的空域使用规定预计年底出台,合理运用空域也资源,将有助于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无人机生产厂家要把无人机从产品的设计、产品的适航性质以及产品运营上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新华访谈]:最近有媒体报道,有关低空空域改革的最新方案已经上报,最快今年年内落地。对于该项改革您有什么样的预期?将给无人机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柯玉宝:从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中国低空空域改革管理指导意见,那里面已经说明了,空域也是资源,也要重点开发它,就相当于地面的地一样,地面开发的叫房地产,空中的资源叫做空中的房地产。关于空中资源的配置,也要合理运用它,如果不运用它,它会带来很多弊病,把它开放了以后,它也会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能增加我们的GDP。各位网友可能从网上都看到了,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将给中国带来一个什么样的经济带动力量。
  作为低空开放,国务院、中央军委在2010年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国要把空域进行三类划分。去年10月22号,我也参加了全国低空会议,马凯副总理、齐建国副总长都参加了会议。在会议当中,已经对目前全国的空域划分作为基本的界定,将进行三类划分:

  第一类就是管制空域。什么叫管制空域?就是比较高的,因为客机、有人飞机都飞的比较高,这部分必须要管制,如果不管制就要乱套。就跟开车一样,如果没有交通法规,那马路上就别开车了。

  第二,监视空域。也就是说你飞到中间这个高度层,飞机有这个设备,能反映出你的地点、位置、应答,包括高度、速度等等,这个就可以作为监视空域。

  第三,低空。低空划分为报告空域,报告空域顾名思义,只要你报告报备了,就允许你飞行。去年10月22号,国家空管委召开了全国低空会,在这个会议上已经发出来,空域划分目前已经划分完了,全国一共划分了122个管制空域,63个监视空域,69个报告空域,还有12条低空目视航线,空域是一块一块的,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那必须得有路,这就是为空域建设的12条路。

  [新华访谈]:管理也越来越细化了。

  柯玉宝:作为无人机来讲,今后逐渐的也要在这些空域里面飞行。从目前来讲,国家空管委在会议上也审定了一个无人机的空域使用规定,目前还没有发出来,我预计在年底之前,国家空管委会发出关于无人机的空域使用规定。目前无人机民用主要以小型为主,大型的主要是军用。中小型因为整体设计和重量比较小,相应带的监控设备就少。

  现在解决不了一个问题,就是感知与避让防撞系统,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今后在空域里飞行,这就会避免与有人飞机相撞,目前解决不了这个矛盾的情况下,无人机只能在隔离空域里飞行。

  什么叫隔离空域?隔离空域就是限制其他有人飞机的进入,以规避两个航空器相互碰撞的风险。目前,无人机只能在隔离空域里飞行,还不能进入融合空域。

  [新华访谈]:这项政策最后颁布之后,会让无人机使用更规范了。

  柯玉宝:就是告诉你,什么样的飞机,你有什么样的资质就可以在什么地方飞行,国家会划分出一部分空域来给你使用,多高的高度、多大的范围。

  [新华访谈]: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投入到无人机研发和生产当中,行业规模急剧扩大,您作为一个专业的旁观者,能否给这些企业一些建议?

  柯玉宝:无人航空器也属于通用航空的范畴。既然属于这个范畴,那就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就跟车一样,车要上路,人得有驾驶执照,车要有行驶证。上路以后要归交通警管辖。飞机也是这样,首先从2012年非标系统开始研究,2013年10月18号正式向全国发布了民用驾驶航空器驾驶员的管理暂行规定。这个规定是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样的人通过什么样的学习,经过什么样的训练,再经过什么样的考试,你就可以拿到什么样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同时你具备什么样的权利。

  第二,关于无人机。无人机的适航,相当于汽车的行驶证。2009年颁布了一个临时的适航办法,目前正在便携关于无人机的失和法规。还有就是空管。空管在2009年也出台过相应无人机的临时性管理措施,但是参照有人飞机的,也就是说目前无人机只能在隔离空域里飞行,不能进入跟有人机相同的空域,避免发生相撞的风险。目前对于这一类规章,有些已经不太适用了。

  我建议厂家今后无论是在生产还是销售,还是在运行方面,首先要懂法规,知法才能不犯法,不知法就有可能犯法。2013年12月29号,首都机场有一个无人机在那儿搞航测,给首都机场所有航班造成了延误。也就是说你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如果无人机与一架有人飞机如果发生了碰撞,现在最小的有人飞机737也要装100多人,那这100多人有他的父母、妻子,还有岳父母、孩子等等,相关的会影响到多少家庭。如果发生了碰撞和危险,你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说,作为生产单位和运营单位,一定要先知法懂法才能很好的走下一步的路。我建议各个生产厂家,无论是从产品的设计、产品的适航性质以及产品运营角度来讲,都要它在法规框架范围之内做设计和研发。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