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从守卫家园,到守护大地:一个90后的“千人计划”

2025-05-06 11:25 性质:转载 作者:极飞科技 来源:极飞科技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四月底的广州,雨未停过,恰逢五四青年节前夕,极飞山东淄博经销商孙志杰,给我们发来的一则消息,透着北方的干爽劲,让人感到十分明快而温暖。"三年培养 1000...

四月底的广州,雨未停过,恰逢五四青年节前夕,极飞山东淄博经销商孙志杰,给我们发来的一则消息,透着北方的干爽劲,让人感到十分明快而温暖。

"三年培养 1000 名退伍军人成为极飞农业无人机飞手"的计划,此刻正在小麦拔节的齐鲁大地稳健推进。

刚知道时,我们觉得这个目标听起来挺大的。

孙志杰为参加培训的退伍老兵讲解极飞农用无人机起飞的注意事项

但他告诉我们,自今年 3 月启动培训以来,目前已成功举办两期,5 月将迎来第三期,累计培训人数已达 80 人,报名者更是超过了 200 人。后续计划每月开展 2-3 期,持续扩大培训规模。

“真是超预期的顺利,退伍军人对成为一名无人机飞手的热情是很高的。”

他觉得,免费提供培训,帮助退伍军人提升职业技能,这件事,有意义。

“我懂退伍回来的迷茫”

“离开军队会有一辆大巴送我们走,那时候大家都会哭。一部分是对部队的不舍,这是你两年或者更多年你奋斗过的地方,但很大一部分是对未来的,不知道要干什么,很困惑。”

1994 年生于淄博农村的孙志杰,家里是干农资生意的,从小便帮家里打下手、扛化肥,在他的童年记忆里,空气中都飘着尿素的味道。

他说,退伍时的他们都比较年少轻狂,觉得总要出去闯一闯。对于再回农村做农资生意,起初是有些抗拒的,这个从小在化肥堆里长大的农村子弟,比谁都清楚重返田间需要多大勇气。

孙志杰回到了这片从小长大的小麦田里

但生存终究是首要问题,于是他重新做起来农资生意,只不过这一次,这个北方汉子去到了南方。从军经历,让当年那个调皮小子被锤炼出不一样的底色,他变得更有担当、敢打拼、善于洽谈,22 岁便当上了大区经理。在与农户交流的过程中,孙志杰发现农资行业缺少的不是产品,而是服务,帮助农户选择合适的药剂并且防治到位的服务。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极飞的农业无人机技术,敏锐地察觉到这或许是传统农资行业的突破口,于是孙志杰毅然放弃原来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到家乡,用魄力和决心,开启了全新的“飞”行之路。

他告诉我们:“现在做农资,不能只靠卖药卖肥,更要配合农业无人机,才能跟上农村现代化的步伐,要从产品导向服务。过去农户买完农资‘各管各的’,而现在通过无人机,不仅能精准施药,还能提供病虫害防治建议和作业方案,实现‘测、配、打’一体化作业,既提升效率、减少浪费,也能真正把服务贯穿到农业生产全过程。现在无人机背后有厂家和政策的支持,服务有保障、有底线,而服务,正是我最擅长的事。”

孙志杰正在门店快速维修用户送过来的设备

当时,对于山东农户来说,农业无人飞机还是一个新东西。为了打开市场,他自己学操作、学维修、去一个又一个农户家登门拜访、讲解产品,打消他们的疑虑,更起早贪黑为每一亩麦田开展作业。

最辛苦的时候,他要从凌晨 5 点干到天黑。那段时间,他整个人都晒得黢黑:“那时闺女才 3 岁,我回家时,她都已经认不出我了。”

后来推广逐见成效,他也越发意识到,精准施药取代粗放喷洒、数字农具替代传统农械的时代已至,他想抓住机遇,让更多的战友也能够在乡村发光发热。

坦克老兵把“精准“带回了农田

培训计划虽于今年正式启动,但作为退伍军人的孙志杰,早在转型农业科技之初便萌生了凝聚战友力量、共同建设智慧乡村的构想。

刘波便是他培训的其中一员,1971 年出生的他,如今依然身形挺拔、干活利索,能独自在田间精准地配制农药,稳当地操控着农业无人飞机。

孙志杰正在向刘波了解他最近的作业情况

2023 年,一则农业无人机广告让他注意到同是退伍军人的孙志杰,两人一拍即合,十分投缘,自此刘波正式投身农业,从购入极飞 P100 Pro 开始,转型成为一名飞手。今年,他又入手了最新的极飞 P150 Pro,实现了更高效的作业,农户订单不断,年收入可以稳定在 20 万元左右。

这位 1989 年入伍的坦克老兵,在经历三年军旅生涯后,做过电焊工、塔吊工、钢筋工,在沉淀多年经验后,从事工程承包行业,他跟我们说:“相比做工程,无人机植保无需复杂团队,一个人就可以,净收入更高,而且时间自由多了,最近我战友孩子结婚,还能抽时间去喝喜酒!”

他还和我们分享了自豪的军旅岁月。

“在部队,我是瞄准手,也是操作精密仪器的,所以后面适应无人机也非常快,第一次装瞄准镜,我花了一小时,被班长说了后,每天练,大比武时16 秒就装好了,刷新了班长 18 秒的记录,研究不透的东西,我就会整宿的想,现在我晚上做梦还总是在开飞机,白天琢磨配药,晚上研究航线,客户看我这认真劲儿,打药效果又实在,抖音发出去三天就见效,老客户都一直给我介绍新客户。”

刘波有着自己独特的农药配比秘方,P150 Pro 是帮助他高效植保的新”战友“

“干一行,精一行,大同小异,东西都是那样,相通的,无人机设备需要焊接的地方,需要组装的地方,我自己动手就做。”

谈到退伍军人培训计划,刘波说,其实现在农村最缺的就是“人”和“飞机”——农时一到,干活的难找,专业的飞手更难找。

刘波用遥控器操控无人机也已经是驾轻就熟了

一个靠谱的飞手,在关键时候能帮上大忙。他觉得,退伍军人身体素质好、性格坚韧,做事也更稳当,再加上军旅出身,乡亲们更信得过。

“咱干活,他们放心。”他希望有更多退伍军人,或者年轻人,加入农业无人机这条路上来,既能养家糊口,也是在实实在在地为农业生产、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不仅仅是飞手 

更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孙志杰说,培训计划给了大家一个平台,去发展无人机植保事业,但真正要在行业沉淀,不能只把自己只看作飞手,更需要把自己定义为庄稼医生、农田智能管家,要常常在田间地头看一下,了解小麦的伤情,钻研化肥和农药的配比,这样对农户来说,不是我带着药方去让你来给我处理,而是你来给我看的时候,你就带着药方过来,要从“会飞”转变到“懂农”,才是这个职业路径的发展方向。

现在的极飞农业无人机十分容易上手了,会玩手机,就会操作了,成为行家的关键是通过扎根本地的农业服务,解决农户切实问题。

而退伍军人学员更肯钻研,有耐力,做农业无人机飞手是有优势的,这个职业比起厨师、电工,初期学习成本和上手周期对军人来说也更为友好。

孙志杰手把手培训学员如何操作极飞农业无人机

孙志杰说:“通过前两期培训,我们已经帮助 40 多名退役军人实现了再就业——有的购置无人机组建飞防队,有的加入农业公司,参与无人机植保作业。今年的首轮作业已在安徽等地展开了,小麦‘一喷三防’效果很好。”

他说:“我们村其实早就是‘空心村’了,留下的大多是老人。但现在,年轻人带着技术回来,空心村就有了新心跳。现代农业早就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样子了。”

孙志杰在南方结识了自己的妻子严肃,现在一起扎根在北方的麦田

这些退役军人飞手日均作业 300 亩起步,正用科技重新定义耕作。

农村广阔天地,农业大有可为,这些退伍军人们从军营走来,又扎根田野,把责任带回家乡,把技术落在地头。他们用青春扛起新农具,用本事种出好庄稼,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发光,点亮一方田野。

这样的青年,将是乡村振兴最踏实的底气。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极飞科技)创立于 2007 年,是世界领先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致力于用科技为农业赋能。极飞科技以“提升全球农业生产效率”为使命,通过开发无人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满足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对粮食安全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创造积极的影响。

极飞的愿景是,构建一个满足人类未来 100 年发展需求的农业生态系统,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获得充足、丰富和安全的食物。成立 14 年来,极飞自主研发了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农业物联网和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等产品。通过构建完善的渠道体系,为农户提供智能、高效、经济的生产工具和数据服务;帮助农场解决劳动力成本高、生产管理粗放等问题。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极飞服务了超过 931 万农户、7.8 亿亩次农田,服务网络覆盖了 42 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通过线上知识服务和线下培训业务,培养了超过 9 万名智慧农业从业者,为全球农业的升级转型奠定人才基础。

极飞人相信,科技是最大的公益。用技术赋能农业,既是主营业务,也是极飞社会责任。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极飞的产品和服务累计为农户减少粮食损失约 821 万吨,减少农药使用超过 4.5 万吨,节水 1500 余万吨,减少农业生产碳排放 76 万吨。极飞科技也因此成为首家荣获农业科技界奥斯卡“最佳精准农业技术创新奖”的中国科技公司,首个荣膺路透社“全球商业责任大奖”的中国企业,并于 2020 年入选中国“十大智慧农业新技术应用模式”和联合国“十大数字农业与人工智能应用案例”。

与此同时,极飞科技还通过对科研、开发、制造和传播渠道的整合,不断推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在全球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普及。如今,极飞已经在 20 多个国家设立了试验基地,与中国农大、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英国哈伯亚当斯大学、悉尼大学等知名研究院校建立长期合作,通过科研探索、人才培养和公益合作,践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2021 年 3 月 17 日,极飞科技完成 C 轮 15 亿元人民币融资,由高瓴资本、百度资本和软银愿景基金领投,成为资本、创新工场、越秀产业基金和广州新兴基金跟投,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农业科技领域最大的一笔商业融资。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