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100套“灵嗅P1-T”落地运城市,引领扬尘治理新篇章

2024-02-24 09:34 性质:转载 作者:可飞科技 来源:可飞科技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概述城市扬尘污染是大气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其管理因分布广泛、易于反复产生等因素而面临重大挑战。2024年1月,运城市引入了100套“灵嗅P1-T”出租车载走航监测...

概述

城市扬尘污染是大气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其管理因分布广泛、易于反复产生等因素而面临重大挑战。

2024年1月,运城市引入了100套“灵嗅P1-T”出租车载走航监测系统,旨在提升城市扬尘问题的监测与治理效率。该系统通过建立一套动态、移动的监测网络,为城市扬尘的精准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在监测模式优化、监测范围拓展、实时与历史污染数据分析、长效机制构建等多方面展现出其独特价值。

背景

《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将扬尘源分为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土壤扬尘与堆场扬尘四类。

强化扬尘管控是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工作。在《运城市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中,强化扬尘管控作为核心内容之一,旨在通过处理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堆场扬尘和裸地扬尘等问题,健全扬尘污染防治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其成为规范化、常态化的一部分,从而有效减轻各类扬尘对空气质量的不利影响。

扬尘治理面临的挑战在于其源头的广泛性和管理的复杂性。尽管扬尘防治技术相对成熟、成本较低,但由于其特有的分布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排放标准、监测规范和治理措施一直是个难题,导致许多地区在扬尘治理上出现“管之则止、松之则反”的局面。

应对策略

面对这些挑战,建立一个高效、智能的扬尘污染监测与防治体系显得尤为关键。“灵嗅P1-T”系统的引入正是基于这一需求。系统通过出租车这一移动载体,实现了对城市扬尘的动态监测,极大地提高了监测的覆盖面和实时性,为城市扬尘的精细化管理和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这一创新不仅推动了城市扬尘治理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成功模式。

图:运城项目部署情况

成效

完善监测模式,弥补传统局限

扬尘污染对区域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而其高效监测是扬尘管理策略的核心。尽管多数城市已经建立了复合监测网络,但这些传统方法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 施工工地扬尘监测:通过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颗粒物排放,为控制污染源头提供关键数据。但此法受限于监控范围狭窄、设备成本高,且易受人为干扰。

  • 施工工地视频监管:通过关键位置的摄像头实现实时施工监控,确保规范执行。但此方法受固定监测范围和高设备成本限制,且易受人为干预,依赖人工判断使数据带有主观性。

  • 裸土卫星监控:利用地表特征反应分析识别裸露土地,拓宽监测范围。但卫星分辨率限制和天气条件如云层遮挡,加之地物混淆,影响监测准确性和时效性。

  • “灵嗅P1-T”出租车载走航监测系统利用密集的出租车网络,开创了一条高效、持续、且成本效益高的环境大数据采集新途径。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监测维度,更提供了高时空分辨率的环境大数据支持,为扬尘污染的综合治理注入新动力,有效弥补传统监测体系的局限。

    图:高时空分辨率的环境数据展现前所未有的空间细节

    扩大监测范围,减少监测盲区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面临的扬尘问题也日益加剧,涉及道路、建筑工地、裸露土地及堆存区等多种源头。

    “灵嗅P1-T”出租车走航监测系统发挥出租车长时间运营、路线多样性以及移动性的优势,实现了对城市扬尘源的常态化监控,不仅大幅扩展了监测的地理范围,还显著减少了城市监测的盲区:

  • 多区域覆盖:监测范围覆盖城市众多行政区域,从核心城区扩展至周边郊县,包括住宅、行政、工业、商业等不同功能区,确保了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 多路段监测:监测范围涵盖从繁忙的主干道到僻静的小巷,无遗漏地捕捉各类路段,保证了扬尘数据的全面性和多维度。

  • 示例:小巷污染无从遁形

    2024年1月,项目运维方基于平台“历史云图”功能锁定的高值区位,深入现场实施污染源排查,揭示了一些隐秘扬尘源:

    1、盐湖区的泰山巷:地面堆积的沙土未被妥善覆盖。

    2、盐湖区的大张家巷:老旧墙面因长年累月的疏于维护,其剥落的涂料和泥灰成为了空气中颗粒物污染的主要贡献者。

    图:运城市盐湖区泰山巷


    图:运城市盐湖区大张家巷

    强化实时监测,促进及时治理

    城市扬尘的管理相对于其他颗粒物污染源而言,技术门槛并不高,但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能否做到及时应对。例如,定期的道路清扫可以有效减少路面扬尘;对裸露土地进行硬化处理,能够显著抑制土壤扬尘的产生;对堆放物进行覆盖,可以大量减少扬尘释放;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的作业规范,能够有效降低施工产生的扬尘。这些防控措施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对扬尘源头和扩散情况的实时监测。

    在公共健康的视角下,扬尘污染的影响既深远又持久。公众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行走在繁华的街道或是享受户外休闲活动,均直接暴露在扬尘污染之中。因此,及时治理扬尘不仅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要措施,更是对民众健康的投资,直接提升了城市居住的品质。

    借助“灵嗅P1-T”系统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能力,我们能够迅速识别扬尘污染,确保在扬尘开始扩散的初期就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极大地提升了防控效率和成效。

    示例:即时应对关键污染源

    2024年1月,项目运维方基于平台“实时概览”功能,锁定的高值路段,实地排查问题根因,有效提升污染治理及时性:

    1、实时区位分析:目标区位位于空港新区空气质量监测站周边,属于重点管控区域。

    2、实时影响分析:在“实时概览”功能,利用实时轨迹数据锁定高值路段,结合实时风场,判断目标区位污染可能影响站点数据波动。

    3、落地现场排查:现场排查发现问题存在原因,促进关键污染及时治理。

    图:通过“实时概览”实时轨迹数据,锁定高值区位

    图:现场排查发现目标区位存在“裸土未苫盖、苫盖不完全等问题”

    提升监测密度,实现全面洞察

    城市扬尘浓度的形成受两大关键因素影响:一是扬尘源如道路积尘的颗粒物含量;二是扬尘颗粒被人为活动或自然力量扰动的程度。面对城市扬尘的源头不确定性和排放的随机性,我们需要的是既广泛又深入的监测。

    “灵嗅P1-T”系统每秒高频采集数据,通过提高部署密度,极大增强了面对扬尘不确定性因素的应对力。通过提升监测的时空密度,实现了扬尘的精确识别与监控。

    这种高密度的监测不仅捕捉到了扬尘排放的即时数据,更通过持续监测揭示了扬尘变化的动态模式,为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扬尘控制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示例:运用环境大数据,综合研判施工扬尘难题

    2024年1月,项目运维方基于平台海量数据,全面分析、综合研判目标区位扬尘问题:

    1、时空分析:目标区位为运城市盐湖区一个在建小区

    1. 空间分析:住宅项目周围的PM10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区域,指示扬尘问题的空间集中。

    2. 时间分析:扬尘浓度的高峰期主要出现在凌晨2:00至4:00和清晨7:00至8:00。

    2、初步研判:基于数据反映形成初步判断

    1. 施工活动显著影响了周边的颗粒物浓度水平。

    2. 施工现场可能进行了夜间作业。

    3、实地排查,验证判断

    图:平台提供了多种数据分析维度,辅助全面认知区域污染问题

    图:现场排查发现施工区域周边管理较为粗放

    发挥数据价值,构建长效机制

    尽管城市扬尘源的防控技术相对简单且能快速见效,实际操作中却经常遇到一个难题:监管和管理一旦松懈,扬尘问题便会迅速恢复。这种“管之则止、松之则反”的现象突出了建立持续有效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以确保扬尘控制措施的长期效力和稳定性。

    建立考核体系,强化属地管理

    利用“灵嗅P1-T”系统通过出租车走航所采集的环境大数据,能够构建起一个精细化的环境评估体系。该体系针对不同区域(如区县、乡镇排名、道路等)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从而加大地方治理责任的执行力度,确保各级治理措施落到实处,实现扬尘污染的长期有效控制。

    图:"兴趣地点"功能使用户能够对选定地区的空气质量进行专门评估和分析,以获得针对性的环境信息,辅助考核体系制定。

    促进多方参与,落地协同治理

    扬尘治理需跨部门(包括城建、城管、交通、生态环境等部门)协同,共同构建持久有效的管理体系。密切合作,共同努力至关重要。

    “可飞时空大数据”平台在账号管理、数据联通、数据应用层面可推动多方协作,实现共治共享。


    左图:通过后台管理系统“用户管理”功能,创建多级权限账号,促进跨部门应用

    右图:通过后台管理系统“数据转发”功能,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促进跨部门应用


    图:通过“兴趣地点”功能创建不同类型的兴趣地点分组,促进跨部门应用(如提供施工工地扬尘监测数据服务于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问题导向,闭环管理

    “可飞时空大数据”平台通过其深度的数据分析功能,支持建立以问题为核心的工作流程:“监测发现→精确追溯→整改落实→反馈优化”,从而加强问题导向的管理模式。

    图:使用“双时段历史云图”,评估道路扬尘源治理前后改善情况

    聚焦重点,分类施策

    聚焦道路扬尘管控

    道路扬尘作为城市扬尘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显著。由于其高频的人群接触率、大量的扬尘产生以及较好的可控性,道路扬尘成为城市综合扬尘治理的关键环节。在制定城市扬尘综合管控方案时,可优先考虑道路扬尘的控制。

    示例:运城聚焦道路扬尘治理

    2024年,项目运维方以道路扬尘为重点,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管理:

    1、划定重点道路:根据管理需求,通过“可飞时空大数据平台”的“兴趣地点”功能,精确划分需要重点管控的道路区段。

    2、实施道路排名:将道路边界信息上传至平台后,利用平台的大数据能力对各条道路进行综合评估和排名,以确定优先治理的路段。

    3、落地数据应用:依据平台提供的道路评价数据,科学安排洒水车和炮雾车的工作频率及作业区域,有效降低道路扬尘,减轻空气污染。

    图:通过“兴趣地点”功能,自定义划定重点管控道路


    图:通过“兴趣地点”功能,对不同道路实施评价与排名

    聚焦站点扬尘管控

    考核站点周边的扬尘污染源管控,是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重心。通过“可飞时空大数据平台”,可以辅助站点精细化管控实施。

    示例:运城聚焦站点扬尘管控

    2024年,项目运维方以站点周边扬尘源为重点,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管理:

    1、明确范围:明确考核站点半径2000米范围为重点管控区域。

    2、锁定区位:通过“历史云图”和“关键事件”功能锁定高值区位。

    3、摸清原因:结合实地排查摸清污染根因。

    4、促进整改:协调资源落地整改。

    5、分类管理:通过“兴趣地点”功能对施工、道路等不同污染源实施分类管理。

    6、闭环管理:常态化数据管控,形成工作闭环。

    图:“可飞时空大数据平台”配备了完善的功能,辅助站点精细化管控实施

    空地一体,立体监测

    在扬尘治理的闭环管理中,"精准溯源"环节至关重要,它不仅衔接了监测和整改环节,还是深入了解污染原因、推动有效措施的关键。深究扬尘根源的能力,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现场排查面临诸多挑战,如扬尘源的多元复杂性,特别是在广阔的裸露土地上,传统排查方法难以全面覆盖,导致资源浪费和工作效率低下。施工现场的围挡等障碍物,也限制了传统排查的深入性。

    结合“灵嗅P1-T”走航监测系统和“灵嗅”无人机多气体监测系统,实现了业务与数据的深度融合,极大提高了溯源环节的覆盖广度和数据收集的全面性。这种联合监测方式能快速精确追踪扬尘源,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为扬尘问题的迅速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示例:无人机助力高效监测取证

    2024年1月,项目运维方成功实现了“灵嗅P1-T”与“灵嗅”无人机多气体监测系统业务与数据的深度融合:

    1、利用“灵嗅P1-T”采集的海量环境大数据,通过“历史云图”锁定热点污染区位。目标区位特征:空间面积大,主干道为运永线,北部支路连接着李店铺村,周边颗粒物特征污染物多且分布广泛,传统排查方式难以高效监测取证。

    图:通过“历史云图”锁定热点污染区位

    2、结合“灵嗅”无人机多气体监测系统,利用无人机影像功能进行摄影取证,有以下发现:

    1. 北部支路存在土方作业,土壤裸露且未落实苫盖。

    2. 某企业仓库外部存在煤堆,且未利用仓库、储藏罐、封闭或半封闭堆场等形式,避免作业起尘和风蚀起尘。

    3. 某企业厂区内部存在砂石料堆,且未利用仓库、储藏罐、封闭或半封闭堆场等形式,避免作业起尘和风蚀起尘。

    4. 某企业厂区内部存在裸土,苫盖不完全。

    图:利用无人机拍摄的现场照片

    3、“可飞时空大数据平台”支持导入“灵嗅”无人机多气体监测数据。通过分析发现,这些数据的高值分布趋势与“灵嗅P1-T”相符,并且特征污染源的位置也相当吻合。这进一步加强了对目标区域扬尘污染原因的分析。

    左图:“灵嗅”无人机多气体监测数据在“可飞时空大数据平台”的可视化分析

    右图:“灵嗅P1-T”走航监测数据在“可飞时空大数据平台”的可视化分析

    4、通过“可飞时空大数据平台”海量的历史数据,辅助全面说明区位的污染问题:

    1. 目标区位颗粒物污染问题是长期存在的。

    2. 个别企业砂石料堆未采用封闭或半封闭堆场等形式处置,个别企业内部裸土未完全苫盖等问题,是区域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原因。

    图:通过“趋势动画”功能,了解目标区位污染日变化趋势。

传统的空气监测方式通常只能提供以城市或城区为界限的空气污染数据,无法体现小范围内空气污染的分布特点及差异性。这些信息的缺失直接制约了地方环保部门、企业与个人做出最快速、有效、健康的决策。可飞科技的团队聚集在一起,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深圳市可飞科技有限公司(Soarability Technologies)由一支来自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具有丰富传感器与机电系统研发经验的技术团队创办,并享受深圳市政府对于高层次海归创业团队的扶持政策。我们专注于为无人机与汽车装上“鼻子”和“大脑”,使之可以灵活、准确地获取与分析精确到每条街道、每栋楼、甚至每个高度的,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率的超本地空气污染信息(Hyper-local Air Pollution Information),为环境监测、应急救援、应急响应、智慧城市与科学研究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

可飞科技Sniffer4D灵嗅™超本地大气移动监测系统Sniffer4D Mapper™数据分析软件目前已经在9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为这个全新的细分领域设立了行业标杆,并且积累了大量的应用案例,例如:

- 帮助环保部门快速锁定工业区和居民区的污染源头,并摸清污染物的传输特征;

- 帮助大型工业企业方便地获取厂区不同高度空气污染的分布图,安全高效地监控厂区运行情况;

- 帮助石油化工企业分析油气井、储罐与输气管道周边的空气成分,提升检查效率与安全性;

- 帮助应急救援队伍在突发事故中摸清有毒有害气体的扩散情况并划定疏散范围;

- 帮助科研队伍收集传统手段难以收集到的三维空气污染分布数据;

- 帮助港口管理部门排查燃烧违规标号燃油的船只。

可飞科技目前已在相关领域上报19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多项PCT专利。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