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规划无人机任务时,无法对无人机转弯时的线路进行规划及高程检测。这无疑提高了对地面操作人员经验的依赖性以及地形较为复杂区域(如山区)的任务规划难度及风险。
航线2.0应运而生,在完成无人机固件及地面站软件升级后,可对QP530/QP532无人机的转弯线路进行精准规划及高程检测,所见即所得,让飞行更安心。
同时航线2.0版本支持精准断点续飞,让作业更加轻松高效。
航线2.0视频演示
航线2.0新增功能概览
转弯点/到达点
在航线2.0中引入了转弯点和到达点概念,转弯点即用于规划转弯或盘旋线路,到达点用于规划航点任务(到达航点后执行指定动作)。
当航点为转弯点时,可选择自动调整盘旋高度(沿圆周虚线盘旋到设定高度后前往下一点)或手动设定盘旋圈数。
如下图所示,其中3点为转弯点,4点为到达点。
转弯点/到达点
精准断点续飞
航线2.0支持精准断点续飞功能,可实现大规模测绘/巡检任务多架次无缝作业。
功能演示
掌握了以上基本概念后,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基础任务规划。
基础绘制演示
进入任务编辑模式,根据操作提示在地图点选航点航点位置。
自由任务绘制
通过拖拽圆周操作区可快速调整转弯半径。
可视化调整半径
任务航线高度为500米,航点1在可视范围内,将其设定安全爬高点,即航点属性设置为盘旋到高。
将3点设定为侦察点,盘旋圈数设置为3圈,此时圆周虚线将变为实线。
设置盘旋圈数
航线规划完成后可实时检测碰撞风险,当存在飞行风险时对应路径被标记为红色。
碰撞风险自动检测
调整航线解决碰撞风险后执行飞行任务,无人机按照预设轨迹精准飞行。
航线飞行
特殊航线绘制
使用自由任务功能结合航线2.0可快速规划出一些特殊航线,适用更多应用场景。
如下图所示,仅需绘制2个转弯点即可规划出一个标准的8字航线。
8字航线
扫描航线自动生成
原有的扫描航线生成策略无法对航带过渡的转弯路径进行精准规划及高程检测,在地形复杂区域进行测绘/巡检作业时将面对更多未知的风险。
本次版本更新后可实现扫描航线转弯路径的精确显示及高程检测,让每次作业更加省心放心。
区块扫描航线
带状扫描航线
精准断点续飞
航线2.0支持精准断点续飞,当测绘/巡检任务由于电量不足等原因被迫中断后,再次起飞后可快速飞向原中断位置继续作业(精准记录作业航段中任意断点,在进入断点前自动对准方向及位置,恢复中断前作业状态),大幅提高作业效率。
精准断点续飞
升级指引
登录www.aheadx.com,选择无人机-QP532无人机-下载&文档页面,下载地面站软件及升级工具,使用升级工具将QP532固件升级到最新版本后即可配合地面站软件使用航线2.0功能。
致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2014年9月,核心团队成员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国内最早研发基于MEMS传感器的微小型无人系统的团队。2004年至今,专业从事无人系统技术的研发与产品推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简单易用、安全可靠的产品,一站式的服务及解决方案。
团队自组建以来,开发出多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仅在相关技术领域处于国内甚至世界的领先水平,并且还和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及国防部门进行过深度合作。虽然团队的核心产品夺取过世界范围多个机器人及无人机大赛的冠亚军头衔、也受到了北京奥运安保团及南极科考队的青睐,还远销中东、东南亚和南美市场,但这帮平均年龄30多岁的年轻人并未停下前行的脚步。
经过十余载的摸索前行,团队不仅积累了固定翼、飞艇、直升机、涵道飞行器、多旋翼等各种不同类型飞行器的先进飞行控制技术,同时还掌握了地面无人轮式,履带式机器人、水面及水下机器人的导航与控制技术,并成功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
2014年伊始,消费级无人机的话题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萌芽,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大部分人对消费级无人机这种看似未来的概念仍旧模糊。如何正确传递科技的指引?拥有数年行业积累的致导团队开始扩充,并在不久之后便聚集了来自包括无人机领域在内的全国范围的顶尖人才。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信心十足。不求聚光灯环绕,只为带来一款产品。她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无限的可能性,注定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并告诉大家:未来已来。
将产品做到极致,将每一个细节带到人们眼前。这是我们致导员工的使命。
核心团队、技术优势、行业影响力,我们努力、我们积累、我们奋进。
我们将世界最先端的科技,孕育、雕琢,温润地带到您的面前。
这一切的一切,都为让您触碰到她的那一刻。
心动。
致导科技核心团队卓越产品:
2005.12 第三代自驾仪iFLY30推向市场;
2006.03 某型军用无人机系统飞控分系统研制,目前已定型;
2006.05 里程碑产品iFLY40定型,在国内大量推广并远销南美,中东等地区;
2010.08 某重点型号军用无人机系统导航飞控分系统及测控站软件的研制;
2011.05 组合导航iFLY-G2定型,是当时世界上更新率最快的微小型GPS/INS;
2011.12 第五代自驾仪iFLY-F1A推出,采用的非线性控制率和制导率。
致导科技核心团队大事记年表:
2006 在国内率先实现控制无人飞艇自动飞行;
2007 为极地科考队提供无人机,这是中国首次在南极科考使用无人机;
2008 圆满完成总参作战部的奥运安保任务;
2009 参与北川、汉旺灾后地质调查;同年参加第27次南极科考,成功实现从雪龙号上起降无人机;
2010 参加青海玉树抗震救灾;
2011 研制无人机训练平台,用于操作手训练等。
2025-04-23 10:26
2025-04-23 10:25
2025-04-23 10:23
2025-04-23 10:22
2025-04-23 10:21
2025-04-23 10:12
2025-04-23 10:11
2025-04-22 13:05
2025-04-22 13:04
2025-04-22 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