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无人机植保助力春耕提质增效 科技赋能 “智慧农业”未来可期

2021-04-10 16:26 性质:转载 作者:德阳日报 来源:德阳日报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眼下,正值油菜、小麦病虫害管理的关键时期,一台台农用无人机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助力春耕生产。记者了解到,德阳开展无人机植保作业...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眼下,正值油菜、小麦病虫害管理的关键时期,一台台农用无人机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助力春耕生产。记者了解到,德阳开展无人机植保作业已有四五年时间,为我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无人机植保究竟为农户们带来了哪些切实好处?在我市的使用情况如何?推广应用是否还会进一步提高?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无人机植保

为现代农业注入新动能

3月30日上午,在旌阳区黄许镇东泰村田埂上,数台直径约1.2米的无人机一字排开,德阳市助农植保专业合作社的机手们正在进行植保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机备套筒、电机是否正常转动、是否出现卡顿……一切准备就绪后,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无人机携带农药桶依次升空,在距离油菜2米多高的地方停住,发出震耳的轰鸣声。数台无人机在机手遥控之下,为该村4000亩油菜进行了统防统治。

随着无人机不间断地起飞降落,雾化后的药物均匀铺洒,短短一小时就完成了50余亩油菜的防控喷洒作业,整个过程快捷高效。

“以前洒农药全靠人工,人进去背着农药桶,天又热,真的很辛苦,现在这高科技就是好!”做植保一直是件苦差事,东泰村2组村民杨桂荣由衷称赞道。“油菜密度大,很多地方人进不去,人工也只能喷洒2米左右,一天满打满算才喷得到五六亩地,不打药又减产得厉害,用上无人机后就再也不用愁了。”

眼下,正是油菜蚜虫、小麦条锈病高发期,旌阳区黄许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开展无人机植保防治病虫害,辐射带动125000亩粮油作物统防统治,最大限度提高该镇农作物的产量和种植效益。

据该合作社负责人邓波介绍,一架无人机根据型号可载重10—30升农药,在无障碍物的田间作业单台作业量一天能够轻松完成100—150亩的喷洒作业,相比传统的防治方法不仅高效还节约了农户的成本支出。“相比传统的人工,无人机植保省时省工省力,减少污染和漏喷作业面,降低农药使用量,作业效率高。”

普及率逐年增长

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与传统的喷药方式相比,无人机植保喷药具有精准、高效、穿透力强等优势,既省时省力、提升了效率,又减少了农药用量,安全环保,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记者从旌阳区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旌阳区在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上大力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今年该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采取无人机喷洒作业,计划对11万亩小麦、6万亩油菜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

“人工喷药平均一亩成本在20元钱,现在算下来一亩可节约成本10元左右。”旌阳区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站站长李听介绍,农用无人机运用到现代农业中,按照统一标准配置药剂,利用北斗、GPS定位等先进技术手段,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统一大面积作业,实现精准施药,将极大地解放农民的双手。

“2017年,旌阳区开始广泛运用开展无人机植保作业,现在普及率在70%以上。”李听说,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扩大无人机飞防面积,为全区农业增效、大春粮食稳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化科科长李明介绍,目前,我市农用无人机的保有量达500多台,它的应用领域除了打药、除虫,已经延伸到播种、施肥等过程,在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同时,还促进了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壮大,使高效植保机械装备水平得到提高,服务作业能力得到增强。李明认为,今后,我市农用无人机的使用率一定会呈现增长趋势,机具和作业面积都会增长。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