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一身时尚的休闲装,戴着一副变色近视镜,身材看上去高大健硕,初次见面令人有些意外。在记者过去所接触过的长城保护员中,大多是年纪较大且衣着朴素的农民,而眼前的张鹏面颊红润、精神抖擞。
张鹏,33岁,长城脚下肖庄村人,一名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长城保护员。
守护古老长城的“新设备”:无人机巡护
“相比于踏破铁鞋巡查看护的上一辈,我更愿意把自己看成是‘长城保护员2.0版’。”这个秦皇岛的“80后”小伙子张鹏说。
打开天气预报软件,在未来一周的天气走势图表中,选择天气晴朗、能见度优、风力等级小于4级的日期,在手机日历上画个圈,这是要假期出游吗?不,这只是张鹏一周长城保护巡查工作的开始。
张鹏操作无人机。记者 闫玲 摄
如同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战士,张鹏不仅严格执行巡查规章制度,还配备了先进的辅助工具——无人机。张鹏告诉记者,2017年,他用一个月时间考取了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又购置了一架小型民用航拍无人机。也是在这一年,山海关区文物局吸纳自己成为一名长城保护员。
在张鹏的带领下,记者一行人跟随他来到山海关关城东北方向8公里外的三道关长城。
“三道关长城多修建在悬崖峭壁上,年代久远且无人看护,坍塌损毁严重,很多地段已无法通行。”张鹏介绍,三道关是长城抵御外兵入侵的三道关口,三道石砌长城犹如游龙巨蟒从崖顶逶迤而下,直插谷底,又依山背奔腾而上,形成“长城倒挂”的胜景。但这样接近75度的坡度,也给人工巡护出了难题。
三道关长城。记者 郑梦婷 摄
“无人机的优势在于能对长城进行全方位拍摄观察,避免了一些因地形而无法观测的盲区死角。相比传统徒步巡视,还能大幅节省人工巡视的时间,提高整体效率。”说话间,无人机腾空而起,往三道关上空飞驰而去,片刻后便传回清晰的影像。张鹏告诉记者,将这些影像的画面、位置等信息输入数据库,同一位置多张照片叠加、比对,长城变化情况便一目了然。
2025-01-25 14:54
2025-01-24 10:54
2025-01-24 10:46
2025-01-24 10:40
2025-01-23 10:30
2025-01-23 10:26
2025-01-23 10:24
2025-01-23 10:23
2025-01-22 10:34
2025-01-22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