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雪灾救援、雪山搜救、高海拔地区测绘等场景,这些低温的作业环境会对无人机的各类器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无论对飞手还是飞行器,都是不小的挑战。
伴随北半球冬季的来临,近日全国多地都出现了大幅降温的情况,为此我们准备了这份冬季无人机安全作业和保养指引,帮助您更好地应对冬季严苛环境。
无人机冬季作业风险
一、低温环境影响动力系统输出功率
1、飞行器以锂电池为动力,在15°C以下的环境中电池的化学物质活性会显著降低,其内阻增大导致放电能力下降,放电时电压降幅增大。当电池电压大幅下降时(单一电芯低于3V),飞行器将无法维持最大推力下高机动姿态飞行,持续低电量飞行会增加意外断电风险。
如图所示,电池温度越低,电池电压越低,飞行时长越短。
2、在极寒且湿润的地区飞行可能会造成电机或螺旋桨结冰,加大动力系统的运行负担。
二、严寒和冰雪可能导致飞控系统异常
飞行控制系统包含了各类传感器,如视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IMU(包含陀螺仪、温度计、加速度计、气压计)等。冰雪可能遮蔽或堵塞传感器,此外积雪和巨大的温差可能影响传感器采集到的周围环境数据,进而影响飞控系统正常运行。
三、温度变化影响云台负载使用性能
1、使用环境温度、湿度发生变化时,可能会造成负载镜头起雾,影响拍摄效果。
2、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可能造成云台负载表面水滴凝聚,液体可能浸入损坏电子元器件。
3、寒冷环境会加速云台减震球的橡胶老化、阻尼脂凝固,影响云台减震效果,造成画面抖动。
冬季无人机作业和保养指引
一、起飞前准备
1、电池满电。起飞前务必将电池充满电,保证电池处于正常电压状态。
2、电池预热。将电池充分预热至15℃以上,降低电池内阻。可使用电池预热器或电池自加热功能等方法预热。
3、清除机身冰雪。及时清理机身表面的冰雪覆盖。若发现传感器表面有液体,需及时擦拭干净,避免在飞行过程中因低温结冰。
4、机身预热。飞行器启动后预热1分钟左右再进行飞行操作,以确保各类传感器正常工作。若负载镜头内部起雾,也可通过开机预热加速镜头的水汽消散。
2025-04-10 10:10
2025-04-10 10:09
2025-04-10 10:08
2025-04-10 10:04
2025-04-09 10:59
2025-04-09 10:57
2025-04-09 10:55
2025-04-09 10:34
2025-04-09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