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在越南正式签署。
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洲、新西兰共15国通过视频会议方式签署RCEP,图为越南总理阮春福和中国总理李克强视频连线。
RCEP是由东盟10国发起,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与东盟有自由贸易协定的五国共同参加,共计15个国家所构成的高级自由贸易协定,协定内容涉及消除贸易壁垒、创造和完善自由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领域。
越南是2020年东盟轮值国主席,也是RCEP的积极推进者,RCEP对关税等贸易壁垒的消除,将极大有利于越南扩大贸易顺差。
对于这一经济急速发展的“后起之秀”,是时候对越南航空产业进行一番客观观察了。
“昙花一现”的组装尝试
上世纪七十年代,越战结束后,美军在撤出越南时留下了相当多废弃的电气设备、飞机发动机等零配件。
越南人民军空军博物馆内展出的越战中美军丢弃的飞机零件
在战后百废待兴的大环境下,越南人民军空军军事技术院依靠这些成功制造出了越南首款自制飞机:TL-1侦察机。
TL-1使用的是越战中美军所使用的的L-19“捕鸟犬”侦察联络机的IO-470F活塞发动机,电台使用的是缴获美军的Wilcox-807,其他大量的机载设备也同样来自美军丢弃的零件。
越南人民军空军博物馆内的TL-1
由于这些散装的零件在标准性和适用性方面不能完全得到保障,因此,TL-1在1980年8月的首次试飞中,滑行阶段即出现剧烈抖动,导致首飞失败。技术人员花了一个月时间解决这一问题,最终,TL-1在1980年9月25日终于试飞成功。
然而,虽然越南当时具备了飞机装配能力,但由于缺乏基础制造能力,因此TL-1并不具备大规模量产的条件,无法装配越南空军。
之后,在TL-1基础上,空军军事技术院又成功设计制造出了首款教练机:HL-1教练机。但HL-1教练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不具备基础制造能力,所有的零部件都无法自产。
越南人民军空军博物馆内的HL-1
如果以机型为“提纲挈领”狠抓航空制造业,也许越南今日的航空业就是另一番景象。但遗憾的是,由于当时越南国内经济极度困难,后续的升级研制、新机研制等计划都被迫搁置。
造飞机从零部件开始
1986年起,越南启动“革新开放”,大力发展经济。1988年,越南正式公布了《外国投资法》,以规定外资企业所涉及的范围,当时主要涵盖旅游和服务性行业。自此,越南经济开始“起飞”,GDP年增速长期保持在6%以上。
近几年,随着“革新开放”的深入,外资在越南可经营与投资的业务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其中就包括了飞机零配件制造产业,这样一政策反映了越南在飞机零配件制造方面的现实需要,同时,随着越南民航产业的兴起,各大航空制造商也加大了在越南的投资与合作——
2025-04-25 11:15
2025-04-25 11:13
2025-04-24 09:06
2025-04-24 09:01
2025-04-23 09:09
2025-04-23 09:05
2025-04-22 09:30
2025-04-22 09:28
2025-04-21 10:13
2025-04-21 10:11